首页母婴孩子是活泼好动还是多动症?四招助你鉴别~

孩子是活泼好动还是多动症?四招助你鉴别~

文章来源:医护网   发布时间:2017年7月7日

孩子总是东奔西跑,到处乱窜

即便坐着,也还是浑身不停歇地动来动去

孩子如此好动,是得了多动症吗?

移除

想必,这是许多宝妈们对自家“好动”娃的一个担忧

但实际上,好动≠多动症

明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未标题-1.jpg

其实大部分的孩子好动,都是正常的。因为他们的求知欲旺盛、好奇心重、自控能力又弱,加上浑身使不完的能量,让他们每天都能精力满满地到处“探索”。

可以说,好动就是孩子本身的天性,是符合他们的心理发育规律的。

假如孩子不调皮捣蛋,反而像成人一样沉稳,这种情况才应该要担心。

 
移除

了解: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它的专业学名是: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这是一种极轻微的脑损伤症或心理障碍。在我国,学龄前儿童患多动症的概率是3~6%,男女比例约4~7:1。

具体表现为:

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还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

得多动症的原因是:

目前对它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定论:

有人认为是遗传;

有人认为是神经系统损坏或缺陷;

还有人认为是营养问题(如维生素缺乏) 。

还有说法是:教育方式不当等因素引起孩子心理问题,也可能诱发多动症。

 
移除

明白:好动与多动症的区别

虽然,好动的孩子表现出的如注意力不集中、一刻不停、不爱听话确实也是多动症的症状表现,但是要确诊多动症,还是有一套严格的诊断指标。

家长们可以通过以下4招,先做基本的判断:

1、注意力与兴趣:

好动的孩子尽管时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但这多是在他们不感兴趣的事情上,比如学习。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上,如看动画片、玩喜欢的玩具等,都能集中注意力、沉浸在自己地爱好中。

多动症的孩子就不会有这个特点了。他们没有明显的兴趣,不管做什么都集中不了注意力。

2、目的性与计划性

区别好动与多动症的孩子,还可以看他们是否有目的性或计划性,或者说是否懂得安排。

比如孩子懂得说,在睡觉要求再看一集动画片才肯入睡(计划性);

比如老老实实收拾完玩具后,向你撒娇要饼干奖励(目的性)。

 
移除

这就只是孩子好动。

而多动症的孩子,他们的行为却常常是杂乱无章、突如其来且没有规律可循的。

3、自我控制的能力

再好动的孩子,到了陌生的环境,总会有些惧怕。此时,他们就不敢无法无天地乱动,会自觉地约束、控制自己的行为。

当然,若是对这个环境熟悉后,又会恢复“本性”啦。

多动症的孩子则不管是在何种场所,都会不管不顾地动,甚至在越严肃的场合会越容易做出不当的行为。

4、动作发展上:

正常好动的孩子,在做反复、轮换的动作时,会显得灵活自如;而多动症的孩子却显得笨拙。

比如扣纽扣、绑鞋带、用勺子、跑步等。

当然,到底是不是多动症,还是得由医生的专业判断决定。

所以,当孩子符合以上特征后,或怀疑自家娃得了多动症,请尽快就医确诊。

 
移除

措施:好动和多动症的孩子要怎么办?

1、好动的孩子

①动静结合

既然好动是孩子的天性,那么就给予充分自由的时间,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自由地释放天性。

但要保证有一定的时间,让孩子能够安静下来,比如让孩子能安静地、集中精力地看会儿动画片、玩会儿玩具、画会儿画等。

②制定规则

给孩子自由,确实是顺应他们的发展规律,但是一定要有规则约束。什么时候、什么场合才能做什么样的事情,必须让孩子明白且遵循。

比如在家里、大家都醒了的时候,可以肆无忌惮地大声说话,但在公共场合必须要懂得尊重他人、约束自己的行为等。必要时,可以用奖惩措施配合。

否则,一味“纵容”,好动的孩子就会在“熊孩子”的路上渐行渐远了。 

移除

2、多动症的孩子

①一定要治疗

不要以为多动症的孩子等长大了就能自愈,虽然确实会有所改善,但60-80%的孩子症状可持续到青春期,30-50%症状可持续到成年期。

并且这些孩子成年后在职业、自尊、社会关系、暴力、物质滥用等方面会面临更多的问题。

②家长要端正态度

家长们要理解孩子是生病了,这并不是孩子的错,不要责怪他们。对孩子的“捣蛋”行为,要更有耐心一些,并且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引导孩子。

③配合医生的治疗

督促孩子按时服药,同时观察孩子的反应,及时向医生反馈病情。另外,家长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心理准备,短则6个月,长则一年。

④多陪陪孩子

并且给孩子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在家庭中感到温暖和爱。 

移除


若有任何问题,请预约挂号预约医生到院就诊或者在线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