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章

痛风简介

发布于:2015-07-11 17:50:50阅读人数: 1401分享到

痛风分为两种,一种叫原发性痛风,另一种叫继发性痛风。我们通常所谈的“痛风”一般都属于原发性痛风。它是一种以高尿酸血症为特点,以关节、肌肉、肌腱等组织红肿热痛,关节变形、坏死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综合性疾病,属中医热痹范畴。通常,初次发病发生于下肢关节,尤其是单侧大拇趾和足背间的关节,大多数只一个关节。通常在夜间发病,大多数病人整夜感到疼痛难忍,甚至不能忍受一张纸的重量。病灶红肿,皮温升高,行走困难或不能下地行走,有些只能穿拖鞋。即使发病,在数日内或数周内也能恢复正常。而继发性痛风则多由于肿瘤及慢性肾病,使尿酸不能经过肾脏排出体外而堆积体内,引起痛风病。


据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组数据表明,90%以上的痛风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痛风石形成,其中约有1/3的患者会发生结石破溃,且几乎所有的痛风石破溃者因保养不当而最终导致截肢致残。约25%的痛风病人会出现肾功能衰竭。而且痛风患者的寿命普遍比正常人减少10-20年,因此,痛风病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 和生活质量。痛风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全球临床新的急待控制的疾病之一。


痛风患者由于对疾病的危害认识不足,尤其是初发病的患者, 在发病期间服用一点秋水仙碱了事。发作期过后,大多数患者对饮食也不加节制,更谈不上日常保健,最终导致痛风的沉淀没有消除,血尿酸值没有恢复正常,痛风经常复发,并且尿酸除在发病关节沉淀外,还会在肾脏和泌尿系沉淀而产生病理性损害,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临床统计表明,十年以上的痛风患者,往往还会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塞等并发症。


尿酸是引起痛风的病根。因为饮食的原因,痛风以前在我国发病较少,不少人对其不甚了解,认为痛风是受风寒湿所致的关节疾病。这种知识的缺乏和当今饮食结构改变造成大量痛风患者的出现极不相称。


痛风是如何发生的呢?原来人们在饮食中吃的海鲜动物内脏鱼类肉类等高蛋白,消化时在体内产生一种叫嘌呤的物质,当它太多,代谢发生紊乱后就会引起痛风。嘌呤经过一系列代谢变化,最终产物是尿酸。尿酸在人体正常情况下,2/3由肾脏排出,1/3由大肠排出,人体内尿酸不断生成和排泄,在血液中维持一定的浓度。正常人每100毫升血液中,男性为6毫克以下,女性为5毫克以下,在嘌呤的分解与合成过程中,有多种酶参与。由于酶的先天性异常与某些尚未明确的因素,代谢发生紊乱,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泄减少,或是吃含嘌呤食物大多排泄不及,结果均引起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淀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这就形成了引起痛风的祸根。


一般认为,男性血尿酸值超过了0.42毫摩尔/升以上,女性超过0.375毫摩尔/升以上时,称为相对高尿酸血症。其发病率因种族和地域不同而有差异。欧美地区为2%——18%,南太平洋地区的土著人群则高达64%。痛风的发病率则远低于高尿酸血症,欧美痛风病的发病率是总人口的0.13%——0.37%。


血中尿酸的增高,可以帮助痛风的诊断,但应注意到影响血尿酸增高的其他因素,如进食高热量、高嘌呤饮食,饥饿及饮酒,应用噻嗪类及氨苯蝶啶等利尿剂,小量阿司匹林等药物,都能使血中尿酸增高,故不能“一次定终身”。有的即使血中尿酸增高,也可能为无症状高尿酸症,这种情况发生在痛风出现之前,可长期持续存在。有的高尿酸血症者不一定全部发展成为痛风。据研究,只有5%——12%的高尿酸血症病人最终发展为痛风。很多可能是多种药物和饮食因素而造成的暂时性高尿酸血症,只要去除这些因素就可恢复正常。但也有部分病人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可能由于应激反应,内源性激素使尿酸由尿排出增多,从而使血尿酸值在正常范围之内,反而在急性发作缓解后才出现尿酸值增高。所以,实验室检查应结合病人的症状,体征X射线检查关节滑液检查尿酸盐结晶等,加以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许多因素均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从临床监护统计看,大约有半数的病人均可发现导致关节急性发作的诱因。


通过对大量痛风患者的急性关节炎发作情况统计,发现疲劳与高嘌呤饮食是最为常见的诱因。有的是在连续加班加点干活,长期出差或熬夜等生活无规律情况下疲劳过度发病。有的则是饮食大量海鲜肉类啤酒发病。其他还有酗酒,关节局部劳损,过度运动(如长跑、游泳、足球、单双杠等),精神紧张和呼吸道感染关节受凉受潮等。对痛风的治疗,我的认为首先是预防,即中医“治未病”。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常,饮食清淡有度。提倡常喝绿茶,排利尿酸。中医中药由于其副作用小,简验便廉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中医大多可应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疏通经络,活血消肿,健脾利湿,扶正祛邪等方法辩证施治,大多都有很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