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什么是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疾病临床常见的症状,根据出血的部位分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急性大量出血者死亡率约为l0%,60岁以上患者出血死亡率较高,为30%~50%。上、下消化道的界限为Treitz韧带,其上即食管、胃属上消化道,出血特点为排柏油样便和(或)呕血;其下即十二指肠及以下部位属下消化道。出血部位越低大便越呈红甚至鲜红色。

治疗

  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概要:

  消化道出血在治疗上应首先治疗休克、抢救生命,然后或同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少量出血者可适当进流质。补充血容量。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止血处理。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非手术治疗。对手术的处理治疗等。


  消化道出血的详细治疗:

  治疗

  由于老年人对大出血的耐受性差,因此,在治疗上应首先治疗休克、抢救生命,然后或同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上消出血后手术的死亡率很高。据统计,75岁以上者死亡率高达69%,以胃癌出血术后死亡率最高。下消化道出血主要是直肠便血,常见的原因为结肠癌、结肠憩室和缺血性结肠炎等。应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观察神色和肢体皮肤是冷湿还是温暖;记录血压、脉搏、出血量与每小时尿量,保持静脉通路并测定中心静脉压;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引起窒息。大量出血者宜禁食,少量出血者可适当进流质。多数患者在出血后常有发热,一般无需使用抗生素。

  2.补充血容量

  当血红蛋白低于9 g/dl,收缩血压低于12 kPa(90 mmHg)时,应立即输入足够量的全血。对肝硬化伴静脉高压的患者,要提防因输血而增加门静脉压力,激发再出血的可能性。要避免输血、输液量过多而引起急性肺水肿或诱发再次出血。

  3.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止血处理

  (1)胃内降温:通过胃管以10~14℃冰水反复灌洗胃腔而使胃降温,从而可使其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并可使胃分泌和消化受到抑制,使出血部位纤维蛋白溶解酶活力减弱,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2)口服止血剂;消化性溃疡的出血是黏膜病变出血,采用血管收缩剂,如去甲肾上腺素8 mg加于冰盐水150 ml分次口服,可使出血的小动脉强烈收缩而止血。此法不主张在老年人中使用,

  (3)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H2受体拮抗剂(如甲氰眯胍)因抑制胃酸,有提高胃内pH值的作用,从而减少H+反弥散,促进止血,对应激性溃疡和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的防治有良好作用。近年来作用于质子泵的制酸剂奥美拉唑是一种H一,K+-ATP酶的阻滞剂,大量出血时可静脉注射。

  (4)内镜直视下止血:局部喷洒5 %/Monsel液(碱式硫酸铁溶液),其止血机制在于可使局部胃壁痉挛,出血周围血管发生收缩,并有促使血液凝固的作用,从而达到止血目的。内镜直视下高频电灼血管止血适用于持续性出血者。由于电凝止血不易精确凝固出血点,与出血面直接接触可引起暂时性出血。近年已广泛开展内镜下激光治疗,使组织蛋白凝固,小血管收缩闭合,立即起到机械性血管闭塞或血管内血栓形成的作用。

  (5)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非手术治疗

  1)气囊压迫:是一种有效的,但仅是暂时控制出血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半个世纪以来,此方法一直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的首选方法,近期止血率90%。三腔管压迫止血的并发症有:①呼吸道阻塞和窒息;⑦食管壁缺血、坏死、破裂;③吸入性肺炎。最近几年,对气囊进行了改良,在管腔中央的孔道内,可以通过一根细径的纤维内镜,这样就可以直接观察静脉曲张出血及压迫止血的情况。

  2)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治疗:使出血处血流量减少,为凝血过程提供条件,从而达到止血。不仅对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效,而且对溃疡、糜烂、黏膜撕裂也同样有效。可选用的药物有血管收缩剂和血管扩张剂3种。

  ①血管加压素及其衍生物:以垂体后叶素应用最普遍,剂量为0.4 u/min连续静脉滴注,止血后每12小时减0.1 u/min。其可降低门脉压力8.5%,止血成功率50%~70%,但复发出血率高。药物本身可致严重井发,如门静脉系统血管内血栓形成、冠状动脉血管收缩等,应与硝酸甘油联合使用。本品衍生物有八肽加压素、三甘氨酰赖氨酸加压素。

  ②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近年合成的奥曲肽(善得定,Sandostatin)能减少门脉主干血流量25%~35%,降低门脉压12.5%~16.7%,又可同时使内脏血管收缩及抑制胃泌素及胃酸的分泌。其适用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出血,止血成功率70%~87%;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止血效率为87%~100%。用法:静脉缓慢推注100 μg,继而每小时静脉滴注量为25μg。

  ③血管扩张刺:不主张在大量出血时用,而认为与血管收缩剂合用或止血后预防再出血时用较好。常用硝苯啶与硝盐在药物,如硝酸甘油等,有降低门脉压力的作用。

  4.下消化道大量出血的处理基本措施是输血,输液,纠正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休克。多种方法尽可能排除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再针对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及病因诊断做出相应治疗。内镜下止血治疗足下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可局部喷洒5%孟氏液、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复合物;也可行电凝、激光治疗。

  5.手术处理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采取非手术治疗,如输血、药物止血、三腔客、硬化剂及栓塞仍不能控制出血者,应行紧急静脉曲张结扎术。此种方法虽有止血效果。但复发出血率较高,如能同时行脾肾静脉分流手术可减少复发率。其他手术,如门奇静脉断流术、H形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脾腔静脉分流术等,也在临床应用中。择期门腔分流术的手术死亡率低,有预防性意义。由严重肝硬化引起者,亦可考虑肝移植术。

  (2)溃疡病出血:当上消化道持续出血超过48小时仍不能停止,24小时内输血1500 ml 仍不能纠正血容量、血压不稳定。保守治疗期间发生再出血,内镜下发现有动脉活动性出血等情况,死亡率高达30%,应尽早外科手术。

  (3)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或动脉栓塞:常发生于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老年人,表现突然腹痛与便血,引起广泛肠坏死的死亡率高达90.5%。必须手术切除坏死的肠组织。

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以呕血、黑便和继发性失血性休克为特征。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失血量与速度,也与患者的年龄、心肾功能等全身情况有关。

  1,呕血、黑便和便血 呕血、黑便和便血是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上消化道急性大量出血多表现为呕血。如出血后血液在胃内潴留,因经胃酸作用变成酸性血红蛋白而呈咖啡色。如出血速度快而出血量多,呕血的颜色呈鲜红色。少量出血则表现为粪便隐血试验阳性。黑便或柏油样便是血红蛋白的铁经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常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部位病变的出血速度过快时,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粪便颜色会变成紫红色。右半结肠出血时,粪便颜色为黯红色;左半结肠及直肠出血时。粪便颜色为鲜红色。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消化道出血因失血量过大、出血速度过快、出血不止可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临床上可出现头晕、乏力、心悸、恶心、口渴、出冷汗、黑朦或晕厥;皮肤灰白、湿冷;按甲床呈现苍白,且经久不能恢复;静脉充盈差,体表静脉瘪陷;脉搏细弱、四肢湿冷、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同时,可进一步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甚至反应迟钝、意识模糊。老年人器官功能低下,加之常有慢性疾病,即使出血量不大,也可引发多器官衰竭,导致死亡。

  3.贫血 慢性消化道出血可能仅在常规检查时发现有原因不明的缺铁性贫血,常为消化道肿瘤的首发症状。较严重的慢性消化道出血可出现贫血相关临床症状,如疲乏困倦、软弱无力、活动后气促心悸、头晕眼花以及皮肤黏膜、甲床苍白等。急性大出血后早期,因为有周围血管收缩和红细胞重新分布等生理调节,血红蛋白、红细胞、血细胞压积的数值可无变化;此后,大量组织液渗入血管内补充失去的血浆容量,血红蛋白、红细胞、血细胞压积因稀释而数值降低,这种补偿作用一般在出血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完成。失血会刺激造血系统,骨髓细胞增殖活跃,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

  4.氮质血症 可分为肠源性、肾性和肾前性氮质血症三种。肠源性氮质血症指在大量上消化道出血后,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在肠道被吸收,以致血中氮质升高。肾前性氮质血症是由于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造成肾血流暂时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和肾排泄功能降低。致氮质贮留。在纠正低血压、低血容量后,血中氮质可迅速降至正常。肾性氮质血症是由于严重、持久的休克造成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失血加重了原有肾病的肾脏损害,临床上会出现少尿或无尿。

  5.发热 大量出血后,多数患者在24小时内常出现低热,持续数日至1星期。发热的原因口可能是由于血容量减少、贫血、周围循环衰竭、血红蛋白分解吸收等因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病因

  消化道出血病因

  1.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1)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放射性食管炎、食管癌等。

  (2)胃、十二指肠疾病:药物性胃炎(非甾体消炎药等止痛药物)、胃癌、残胃溃疡或癌、淋巴瘤、肉瘤、神经纤维瘤等。

  (3)胃空肠吻台术后:空肠溃疡和吻合口溃疡。

  (4)门静脉高压: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门静脉癌栓。

  (5)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胆囊癌、胆管癌、肝癌破裂出血;胰腺癌;纵隔肿瘤破人食管等。

  (6)全身性疾病在胃肠道表现出血,如白血病、血小板低下、手术后应激性溃疡等。

  2.下消化道血的病因

  (1)直肠疾病:直肠癌、直肠类癌、邻近恶性肿瘤侵人直肠等。

  (2)结肠疾病:结肠癌、息肉等。

  (3)小肠疾病:小肠肿瘤、胃肠息肉病等。

  发病机制:

  1.消化道感染或局部组织血管损伤

  为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如食管静脉曲张、消化性溃疡、肠道感染、结肠息肉、先天胃肠道畸形、痔疮、肛裂。

  2.血液病中的出血、凝血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3.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

  如过敏性紫癜、维生素C缺乏病等。

  4.代谢障碍所致出、凝血异常和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

  如尿毒症、代谢性酸中毒、肝性脑病等。

诊断

  诊断检查:

  1.病史与体检:45岁以上慢性持续性粪便潜血试验阳性,伴缺铁性贫血、持续上腹部不适、疼痛、厌食消瘦,应警惕胃癌可能性。50岁以上原因不明的肠梗阻及便血,应考虑肠道恶性肿瘤。既往肝癌病史,突发呕血、黑便、外周循环功能衰竭.应考虑肝癌破裂出血。

  2.临床体征

  注意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及体征.有无贫血及休克体征。仔细检查面部皮肤及眼、口腔黏膜有无毛细血管扩张、出血点、紫癜或黑色素斑以及慢性肝病表现等。

  腹部检查至为重要。注意有无腹胀、压痛、腹膜刺激征、肠鸣音亢进及腹部肿块等。肛门及直肠指诊有无肛裂、息肉及肿物等。

  出血严重程度的估计和周围循环状态的判断 临床对出血精确估计比较困难。每日出血量>5~10 ml 时,粪便潜血试验可呈现阳性。每日出血量达50~100ml以上时,_可出现黑便。胃内积血量250~300 ml 时,可引起呕血。一次出血量超过500 ml,失血速度又比较快时,患者可有头晕、乏力、心动过速和血压降低等表现。严重出血者需3小时内输血超过1500 ml,才能纠正其休克。持续性出血指24小时之内的2次胃镜所见出血均为活动性出血。

  根据伴随症状和体征可提示不同病因的出血如:

  (l)出血伴发热:应考虑感染如伤寒、肠炎等。如有休克表现时考虑中毒性痢疾、坏死性出血性小肠结肠炎、流行性出血热及感染合并DIC等。

  (2)出血伴急腹症症状及体征:阵发性腹痛时应考虑肠套叠、肠扭转、过敏性紫癜等。持续性腹痛时可能为坏死性出血性小肠结肠炎等。

  (3)出血伴上腹部痛可能为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或十二指肠黏膜脱垂。伴下腹部痛可能为肠结核、细菌性痢疾。伴胸骨后灼热痛应考虑食管裂孔疝。

  (4)出血伴腹胀应考虑肠伤寒、腹腔结核及各种胃肠先天畸形有部分肠梗阻时。

  (5)出血伴皮疹:皮疹伴出血及紫癜时应考虑血液病、过敏性紫癜、流行性出血热及DIC等。伴皮肤黏膜毛细血管扩张提示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伴皮肤黏膜黑色素斑应考虑黑色素斑一胃肠息肉病。

  (6)出血伴肝脾大:应考虑血液病、血吸虫病、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等。

  3.实验室检查

  1)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是消化道出血定位、定性诊断的首选方法,诊断正确率为80%~90%。内镜检查前胃灌洗和肠道清洁准备有助于提高内镜检查阳性率。内镜检查见到病灶后,应取活检或细胞刷检,以提高病灶性质诊断的阳性率。重复内镜检查可有助于明确初次内镜检查漏诊的出血病灶。

  胃镜检查可在直视下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直至降部,从而了解出血部位、病因和出血情况。一般主张在出血24~48小时进行检查,最好在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尽可能先纠正休克、补足血容量、改善贫血。结肠镜是诊断十二指肠、结肠、回盲部病变的首选方法,诊断率高,可发现活动性出血,并取病理检查判断病变性质。

  2)X线钡剂检查:仅适用于出血已经停止和病情稳定的患者,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阳性率不高。食管吞钡剂可发现食管静脉曲张,但不能肯定是本次出血原因;可发现胃溃疡、胃癌,提示出血原因。钡剂灌肠X线检查可发现40%的结肠息肉和结肠癌,应用气钡双重照影可提高检出率。

  3)放射性同位素显像:近年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检查可发现0.05~0.12 ml/min的活动性出血的部位。其方法是静脉注射99mTc标记的自体红细胞后,行腹部扫描,以探测标记物存在于血管外的证据,创伤小,可起到初步定位的作用。

  4)血管造影:选择性血管造影对急性、慢性或复发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脏器的不同,可选择腹腔动脉、肠系膜动脉、门静脉造影,最好在活动性出血的情况下,这样才可能发现真正的出血病灶,特别是小肠的出血病灶。 5)剖腹探查:各种检查均不能明确原因时应剖腹探查。术中内镜是明确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尤其是小肠出血的可靠方法。术中内镜可在手术中对小肠逐段进行观察,对确定息肉、肿瘤具有很大价值。

  完整的诊断应包括出血部位、出血量及病因,根据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1.出血部位的判断

  常将消化道出血以Treitz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和便血,颜色与出血量及出血速度有关。小量出血与胃液混合,为咖啡色呕吐物;大量则呕吐鲜血,同时伴暗红色或柏油便。注意呕血要与咯血和服用中药等着色物鉴别。根据便血判断出血部位,但是要注意大便色泽与出血速度及肠蠕动有关。柏油便常为上消化道出血或高位小肠出血,暗红常为低位小肠或右半结肠出血,鲜红色血便常为左半结肠出血,与大便不混或排便后滴鲜血常为直肠或舡门出血。

  2.出血原因的判断

  (1)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害(药物、酒精和应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贲门黏膜撕裂征等。贲门黏膜撕裂征出血前常有呕吐史。另外还要注意少见的消化系病因及全身性出血性疾病。

  (2)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有结肠癌、息肉、血管病(包括痔和血管畸形)、黏膜下肿物(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等)、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白塞病、缺血性肠病、淋巴瘤、放射性肠炎。

  3.出血量的判断

  根据消化道失血量、全身情况和血色素水平来估计出血量。

  (1)消化道失血量:微量,便潜血阳性;黑便,50-70ml;柏油便,200ml;呕血.250—300ml。

  (2)全身情况:出现头晕、口渴、心慌等全身症状,出血量约>400ml;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1000-1500ml,也称上消化道大出血,需要紧急治疗。

  (3)24小时后血色素下降1g约失血400ml。注意在出血初期,由于循环血浆容量尚未补充,血色素水平可以变化不大。当上消化道大出血时,由于小肠的吸收及有效循环血量的不足,可出现血BUN升高(通常血BUN/血Cr>25)。

  4.活动性出血的判断

  持续呕血或便血,积极补液输血后生命指征不稳定,血色素继续下降,肠鸣音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