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什么是非感染性发热 ?

    非感染性发热是因无菌性物质或各种炎症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非感染性发热热程一般超过2个月,热程越长,可能性越大,无明显中毒症状。

治疗

  (1)对一般发热不急于解热:

  由于热型和热程变化可反映病情变化。并可作为诊断、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的参考,而发热不过高或不太持久者,不致有太大危害,故在疾病未得到有效治疗时,不必强行解热。解热本身不能导致疾病康复,且药效短暂。反之,疾病一经确诊而治疗奏效,则热自退。急于解热使热程被干扰,就失去参考价值,有弊无益。

  (2)下列情况应及时解热:

  1)体温过高(如40℃以上)使患者明显不适、头痛、意识障碍和惊厥者。

  2)恶性肿瘤患者(持续发热加重病体消耗)。

  3)心肌梗死或心肌劳损者(发热加重心肌负荷)。

  4)心肺复苏后进行脑复苏的过程中。

病因

  主要有以下几类原因:

  1.结缔组织和血管性疾病 该组疾病在发热病因构成中所占的比例近年来有所上升,占20%~30%,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中,发热是有些结缔组织病的常见症状。容易出现发热的结缔组织病有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成人型Still病、血管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血管炎、干燥综合征(舍格伦综合征)、以痛风为代表的结晶性关节炎,以及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实验室诊断技术的发展,风湿热及SLE,尤其是风湿热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社会老年化的趋势使风湿性多发性肌痛、原发性小血管炎、颞动脉炎等既往罕见疾病的发病率日见上升。这些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和结晶性关节炎的发热可轻可重,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可以是结缔组织病的酋发临床表现,亦可在病程中出现。多数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属于自身免疾病,这类患者由于一系列抗原-抗体异常的免疫反应而产生IL-l、IL-6、TNF-α等炎症介质。这些炎症介质具有致热原性,可以引起发热。

  2.肿瘤性疾病 引起发热常见恶性肿瘤有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肺癌,肾细胞癌、甲状腺转移癌;通常不引起发热的疾病有结肠、卵巢、前列腺、乳腺、直肠、胰腺(无转移)和大脑的恶性肿瘤等}罕见引起发热的恶性肿瘤为嗜铬细胞瘤。此外,心房黏液瘤和胃、小肠平滑肌瘤等是引起发热的良性肿瘤。发热原因是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吸收所致的“吸收热”。

  3.血液系统疾病 引起发热的血液病有淋巴瘤、霍奇金病、非霍奇金病、急性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溶血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良或恶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及出血性疾病等。其中,部分血液病的发热原因是由于“吸收热”所致,还有部分原因不明。

  4.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许多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可引起发热,如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及甲状腺癌等)和肾上腺疾病(包括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另外,痛风性关节炎、更年期综合征等都可以引起发热。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 有些致热因素不通过内源性致热原而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出调节冲动,造成产热太于散热,体温升高,称为中枢性发热。常见于:①物理性,如中暑。②化学性,如安眠药中毒。③机械性。如脑血管病、脑外伤和手术、癫痫、急性脑积水,酒精戒断等。颅内病变累及双侧下丘脑前部,特别是视前区体温敏感神经元的病变,引起体温整合功能障碍,使躯体的血管扩张和汗腺分泌等散热机制障碍,从而导致中枢性高热。

  6.功能性低热 常见的功能性发热有:

  (1)原发性低热: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体温调节障碍或体质异常,低热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热型较规则,体温波动范围较小,多在0.5℃以内。

  (2)感染后低热:由于病毒、细菌、原虫等感染,特别多见于病毒感染后,低热不退,而原有感染巳愈。因细菌、表原体、支原体等感染,用抗生素治疗有效;而病毒感染,其体温下降多为自然病程,往往遗有低热。高热下降后,低热可以在高热后就存在,亦可于高热下降至正常后数日发生低热。感染后低热为持续性低热,常伴有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而体征和辅助检查末见异常。如急性链球菌感染控制后,病人尚可有低热、关节痛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抗链“0”可增高,但血沉正常。此情况称链球菌感染后状态。

  (3)手术后低热:手术后可以有术后吸收热,一般在术后6~8小时开始发热,持续3~5天可自行缓解,但部分病人低热持续,而与手术相关的切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征象。

  (4)神经功能性低热:多见于青年女性,为一种原发性低热,其临床特点一般不超过38℃,体温一昼夜内波动幅度较小,往往不超过0.5℃且口温、腋窝与直肠温度相差不大,甚至可出现腋温高于口温、口温高于肛温或腋温高于肛温的反常现象,两侧腋温可相差1℃以上。体温昼夜规律失常,晨间体温反而较午后高,而且体力活动可不升高体温,有时反而下降,持续数月、数年,体温往往在偶然或患者不注意情况下自动下降。

  不少患者伴有神经功能不稳定的表现,如多汗、怕冷、怕热、心悸、失眠、手额、面色潮红、皮肤划痕症阳性、呼吸性不整脉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5)夏季低热:低热仅发生在夏季,秋凉后自行退热,每年如此反复出现,连续数年后多可自愈。多见于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夏季身体虚弱,且多于营养不良或脑发育不全者发生。

  7.其他 引起发热的病因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包括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引起的疾病,如心肌梗死、肺血栓栓塞、肺梗死及肢体坏死等。由于皮肤散热减少而引起发热,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癣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诊断

  一旦确定发热的诊断,即应详细全面询问病史,积极寻找病因,引起发热的疾病繁多,可达200余种。下丘脑是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产热和散热两个过程,以维持体温的动态平衡,任何原因引起机体产热过多或散热障碍都可能会产生发热。因此详细询问病史,全面搜集临床资料,寻找有潜在诊断价值的线索(potential diagnostic-clues.PDCs),作为鉴别诊断的基础。询问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是否存在发热、起病时的情况、发热的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全身情况、诊疗经过、既往史和个人史等,还应注意有无家族遗传性发热性疾病史。

  1.是否存在发热 对发热患者首先必须确定其是否发热.必要时口腔与直肠温度同时记录。因为有少数主诉发热的患者,经观察证明无发热,而是生理性体温波动或伪装热。常见于儿童和女性,热程长(可超过6个月),但无消耗性改变,24小时内体温多变,无规律性,脉搏与体温不成比例。

  2.起病时的情况 一般感染性疾病起病较急,尤其是细菌、病毒感染(伤寒、结核等除外),而非感染性疾病发病相对较慢。但并不能以发病的急缓作为重要的鉴别诊断依据。例如,在非感染性疾病中,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噬血细胞综合征等血液系统疾病,可以表现为急骤起病,且病情凶险。

  3.发热持续时间(热程) 感染性疾病的热程短,有乏力、寒战等中毒症状;肿瘤性疾病的热程中等,呈现渐进性消瘦、衰竭等表现;风湿性疾病的热程长,无毒血症症状,发热与缓解交替出现。

  急性发热:起病急,自然热程在2周以内。绝大多数为感染性发热,病毒是主要病原体,非感染者仅占少数,常见于上感、流感、化脓性感染、腮腺炎、肺炎、急性肝炎、麻疹、猩红热、流脑、乙脑、菌痢及钩端螺旋体病等。

  慢性发热(长期低热):起病较缓,体温在37.5~38.4℃,持续4周以上者。40%为感染性发热,57%为非感染性发热,3%原因不明。其常见病因如下:结核、链球菌感染后状态、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病灶性感染(牙周感染性脓肿、鼻窦炎、胆道感染、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炎等)、慢性病毒性肝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梅毒等。非感染性疾病如甲亢、结缔组织病、盱硬化、消化性溃疡、原因未明的肠炎、血液病、恶性肿瘤、间脑综合征、原发性选择性IgA缺陷病等。功能性因素如月经前低热、妊娠期低热、夏季微热、神经功能性微热、感染后低热等。

  长期低热者如伴有血沉增快,一般不能用功能性疾病解释,而应考虑结核、肿瘤或结缔组织病等可能。

  4.年龄、性别 青少年应考虑感染性疾病,男性40岁以上吸烟者应考虑支气管肺癌继发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青少年女性长期发热伴咳嗽应注意支气管内膜结核等;女性长期发热应除外结缔组织病。

  5.全身一般情况 如精神状态、食欲、体重改变、睡眠及大小便情况等。若呈消耗状,应考虑恶性肿瘤、淋巴瘤、巨细胞病毒(CMV)、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系统性红斑狼疮(SLE)、RA、弓形虫病等。

推荐科室

  • 暂无推荐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