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什么是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于腕管部受压而产生神经功能障碍所导致手的一系列症候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类神经卡压。主要原因有腕管结构异常(月骨脱位、腕横韧带增厚等)或腕管内容物的增大(屈肌肌腱腱鞘炎、肌腱周围滑膜增厚、屈指肌腱过长、肿瘤等),或正中神经本身病变(肿瘤、神经炎等)。

治疗

  【治疗】

  (1)非手术疗法

  氢化可的松0.5ml(12.5 mg)加0.2%普鲁卡因0.5 ml注于腕管内,每周1次,共4~6次。起病急、疼痛较重者,可用前臂支托将腕关节制动,应用局部热敷或理疗。

  (2)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或复发者,感觉异常明显、麻木严重或疼痛者,鱼际肌萎缩明显或麻痹者可行腕横韧带切断术。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表现为正中神经支配的拇指、食指、中指的疼痛及麻木,以中指显著。夜间痛明显,可放射至前臂及肩部。因正中神经掌皮支在前臂下端发出,从腕横韧带表面通过,故不山现手掌的感觉异常。随着病情发展,出现拇短展肌和拇对掌肌肌力减退,常有大鱼际肌萎缩。个别病例晚期出现神经营养改变,如手指发凉、发绀、指甲增厚脱落、少汗等。

病因

  【病因】

  1.腕管的容量减少。

  (1)腕部骨折脱位:骨折脱位,造成腕管形态改变,使腕管容量减少。如Colles骨折、Smith骨折、Barton骨折、舟骨骨折以及月骨脱位。尤其以Colles骨折、Barton骨折最容易造成腕管容量减少。临床常见Colles骨折患者早期即出现正中神经卡压。

  (2)腱膜和畹横韧带增厚,也可造成腕管容量减少。

  2.腕管内容物增多。

  (1)占位性病变:如腕管内腱鞘囊肿、血管瘤、正中神经纤维脂肪增生等。

  (2)腕管内肌腱炎性病变:肌腱鞘管滑膜及肌腱发生炎性改变,出现滑膜增厚,肌腱增粗,导致腕管内容物体积增大,引起正中神经受压。如类风湿性肌腱滑膜炎、急性钙化性肌腱炎等。

  (3)解剖学变异:指浅屈肌肌腹过低延伸至腕管、蚓状肌肌腹过高侵入腕管等均l可造成腕管内容物增多,压迫正中神经。

  (4)长期慢性的腕关节劳损。

诊断

  【诊断检查】

  1.体征

  为桡侧手掌及桡侧三指掌面深浅感觉减退;拇短展肌和拇对掌肌肌力下降;腕部叩击试验(Tinel征)、止血带试验、腕掌屈试验、腕背屈试验均可出现桡侧手指感觉麻木。

  2.辅助检查

  正中神经感觉传导减退,非常有临床意义。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发现。屈腕试验和Tinel征均阳性。腕管封闭后症状明显消退。肌电图检查示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有改变。

  【鉴别诊断】

  (1)旋前圆肌综合征

  系正中神经和前间掌侧神经存前臂近侧受压后产生的所支配肌肉的运动功能障碍。除示指和拇指屈曲功能受损外,旋前方肌肌力减弱或消失,但无皮肤感觉障碍。不易与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压相混淆,有别于腕管综合征。

  (2)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主要表现为腕部桡侧茎突处的疼痛,于拇指与腕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桡骨茎突处有压痛,慢性期可以在该处扪及黄豆大小的硬结。拇指活动不灵活,以晨间明显,偶尔可有弹响。体征上以Finkelstein试验(拇指屈向掌心、握拳尺偏、疼痛加重)阳性为其特点,可区别于腕管综合征。

  (3)神经根型颈椎病

  尤其是颈5~8神经根受累时,也可有手部疼痛、麻木、乏力等症状。但除此外。尚有颈肩部及上肢的症状。该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于女性。症状往往在颈部活动或腹压增加时加重。体检时棘突旁有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颈后伸压颈试验)阳性,颈椎X线片显示退行性改变等,可与腕管综合征鉴别。

  (4)雷诺病

  腕管综合征有时需与雷诺病引起的手指疼痛相鉴别。该病多见于“神经质”的青年女性,主要表现为双手遇冷后的阵发性手指苍白、末端发冷、麻木、疼痛等血管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后期因长期缺血缺氧发作可造成指端的溃疡或坏疽。但没有明显的神经定位体征,也没有神经传导检查的异常。手指的累及并无规律性,可区别于腕管综合征。

  (5)其他

  偶尔需与炎症或不明显的外伤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