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一,我国南方特别是东南沿海明显高于北方,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

治疗

一)外科治疗

  手术切除仍然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二)化学药物治疗

  大肠癌对化学药物一般不很敏感,是一种辅助疗法。早期癌根治后一般不需化疗。氟尿嘧啶(5一Fu)至今仍是大肠癌化疗的首选药物,常与其他化疗药联合应用 (三)其他西医疗法

  (1)纤维结肠镜下治疗:包括原位癌的电灼切除、肿瘤姑息电灼、电灼止血、肿瘤局部注射化疗,有一定效果。

  (2)电化学治疗:直肠肛管癌及表浅转移癌以及剖腹直视下的电化学治疗,报道有一定姑息疗效。

  (3)免疫治疗:对根治术后病人能提高免疫功能,从而减少复发转移,对晚期或复发转移癌效果不肯定。常用药物如左旋咪唑、转移因子、刀豆素、卡介苗、干扰素、植物多糖类以及白细胞介素一Ⅱ、LAK细胞、肿瘤细胞坏死因子等。

  (4)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包括输液、输血、输注营养素、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止痛、止血,减轻梗阻等措施,对改善全身状态.延长生命等有一定效果。

  (四)放射治疗

  用于直肠癌,术前放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和降低术后复发率;术后放疗仅用于手术未达根治或术后局部复发者。但放疗有发生放射性直肠炎的危险。

  (五) 手术后的肠镜随访

  鉴手术后可发生第二处原发大肠癌(异时癌),术中可能漏掉同时存在的第二处癌,故主张在术后3~6个月即行首次结肠镜检查。

临床表现

 一、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

  排便习惯的改变可能是大肠癌最早的症状,多数病人表现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或稀便,大便带血及黏液。有时表现为顽固性便秘,大便形状变细,是由大肠远段癌引起的肠腔狭窄所致。也可表现为腹泻与糊状大便,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粪质无明显粘液脓血。二、便血

  常以血便为突出表现,或有痢疾样脓血便、里急后重,系因结肠下段或直肠癌糜烂坏死造成。肿瘤破溃出血,吸时鲜红或较暗,一般出血量不多,间歇性出现。三、腹痛

 一般见于右侧大肠癌,表现为右腹钝痛,或同时涉及右上腹、中上腹。因病变可使胃结肠反射加强,则出现餐后腹痛。左侧大肠癌常并发肠梗阻,有腹绞痛,伴有腹胀、肠鸣音亢进及肠形。晚期患者因有腹膜后转移,可浸润腰骶神经丛,常有腰骶部持续性疼痛。

  四、腹部肿块

  多见于右腹,是右侧结肠癌的表现之一,提示已届中晚期,癌体积较大,已有肠壁外局部转移。五、肠梗阻

  肠梗阻一般是晚期结肠癌的表现。六、肛门疼痛及肛门失禁

  直肠下段癌如浸润肛管可引起局部疼痛,如累及肛管括约肌则可引起肛门失禁.脓血便经常流出,污染内裤。 七、全身情况

  可出现进行性贫血,系癌糜烂而有小量慢性出血所致。癌坏死或有继发感染,可出现低热。晚期患者有进行性消瘦、恶病质、腹水等。

病因

大肠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环境因素

  中国和日本人的大肠癌发病率虽明显低于美国,但移民到美国的第一代即见大肠癌发病率上升,第二代已接近美国人的发病率。由此移民流行病学特点,可见大肠癌的发病和环境、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方式有关。一般认为高脂肪食谱与食物纤维不足是主要发病原因二、遗传因素

  近年来对大肠癌的遗传因素有了进一步了解。从遗传学观点,可将大肠癌分为遗传性(家族性)和非遗传性(散发性)。前者的典型例子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综合征和家族遗传性非息肉病大肠癌。后者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引起基因突变。

  三、大肠癌的其他高危因素

  (一)大肠息肉(腺瘤性息肉)一般认为绝大部分大肠癌均起源于腺瘤,故将腺瘤样息肉看做是癌前病变。 (二)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可发生癌变  (三)有报道胆囊切除术后大肠癌发病率增高。

诊断

大肠癌的诊断

  对有症状者,根据病史、体征、X线和内镜检查,可作出诊断,但重要的是作出早期诊断。因此,对有症状如近期出现原因不明的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者、贫血等,应进行直肠指检及内窥镜、X线检查,对40岁以上具有下列高危因素者:大肠腺瘤、有家族史如大肠息肉综合征或家族遗传性非息肉大肠癌或一级血缘亲属中有大肠癌者、溃疡性炎等,因进行长期随访,可定期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对大肠癌有确诊价值。

名医直播

肠癌已“盯”上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