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肠套叠(intussusception)系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3个月至6岁期间引起肠梗阻的最常见原因。本病60%的患儿年龄在1岁以内,但新生儿罕见。80%的患儿年龄在2岁以内,男孩发病率多于女孩,约为4︰1。健康肥胖儿多见,发病季节与胃肠道病毒感染流行相一致,以春季多见。常伴发于胃肠炎和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

"急性肠套叠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其复位是紧急的治疗措施,一旦确诊需立即进行。1.非手术疗法(1)灌肠疗法的适应证:肠套叠在48小时内,全身情况良好,腹部不胀,无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2)禁忌证:①病程已超过48小时,全身情况差,如有脱水、精神萎靡、高热、休克等症状者,对3个月以下婴儿尤应注意;②高度腹胀、腹膜刺激征,X线腹部平片可见多数液平面者;③套叠头部已达脾曲,肿物硬而且张力大者;④多次复发疑有器质性病变者:⑤小肠型肠套叠。(3)方法:包括:①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②空气灌肠;③钡剂灌肠复位。(4)灌肠复位成功的表现:①拔出肛管后排出大量带臭味的黏液血便和黄色粪水;②患儿很快入睡,不再哭闹及呕吐;③腹部平软,触不到原有的包块;④灌肠复位后给予0.5~1g活性炭口服,6~8小时后应有炭末排出,表示复位成功。2.手术治疗 肠套叠超过48~72小时,或虽时间不长但病情严重疑有肠坏死或穿孔者,以及小肠型肠套叠均需手术治疗。根据患儿全身情况及套叠肠管的病理变化选择进行肠套叠复位、肠切除吻合术或肠造瘘术等。5%~8%的患儿可有肠套叠复发。灌肠复位比手术复位的复发率高。‘"

临床表现

"1.急性肠套叠(1)腹痛:腹痛为阵发性规律性发作,表现为突然发作剧烈的阵发性绞痛,患儿哭闹不安、屈膝缩腹、面色苍白,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时间后腹痛缓解,安静或入睡,间歇10~20分钟后伴随肠蠕动出现又反复发作。阵发性腹痛系由于肠系膜受牵拉和套叠鞘部强烈收缩所致。(2)呕吐:为早期症状,初为反射性,含乳块和食物残渣,后可含胆汁,晚期可吐粪便样液体,说明有肠管梗阻。(3)血便:为重要症状。出现症状的最初几小时大便可正常,以后大便少或无便。约85%的病例在发病后6~12小时排出果酱样黏液血便,或直肠指检时发现血便。(4)腹部包块:多数病例在右上腹季肋下可触及有轻微触痛的套叠肿块,呈腊肠样,光滑不太软,稍可移动。晚期病例发生肠坏死或腹膜炎时,出现腹胀、腹腔积液、腹肌紧张和压痛,不易扪及肿块,有时腹部扪诊和直肠指检双合检查可触及肿块。(5)全身情况:患儿在早期一般情况尚好,体温正常,无全身中毒症状。随着病程延长,病情加重,并发肠坏死或腹膜炎时,全身情况恶化,常有严重脱水、高热、嗜睡、昏迷及休克等中毒症状。2.慢性肠套叠 年龄越大,发病过程越缓慢。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痛时上腹或脐周可触及肿块,不痛时腹部平坦、柔软、无包块,病程有时长达十余日。由于年长儿肠腔较宽阔,可无梗阻现象,肠管亦不易坏死。呕吐少见,便血发生也较晚。"

病因

"肠套叠分原发和继发两种。95%为原发性,多见于婴幼儿,婴儿回盲部系膜尚未完全固定、活动度较大是容易发生肠套叠的结构上因素。5%继发性病例多为年长儿,发生肠套叠的肠管多有明显的器质性原因,如梅克尔憩室翻入回肠腔内,成为肠套叠的起点。肠息肉、肠肿瘤、肠重复畸形、腹型紫癜致肠壁肿胀增厚等均可牵引肠壁发生肠套叠。有些促发因素可导致肠蠕动的节律发生紊乱,从而诱发肠套叠,如饮食改变、病毒感染及腹泻等。有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可引起末段回肠集合淋巴结增生,局部肠壁增厚,甚至凸入肠腔,构成套叠起点,加之肠道受病毒感染后蠕动增强而导致肠套叠。"

诊断

"凡健康婴幼儿突然发生阵发性腹痛或阵发性规律性哭闹、呕吐、便血和腹部扪及腊肠样肿块时可确诊。肠套叠早期在未排出血便前应做直肠指检。诊断本病时应与下列疾病鉴别。1.细菌性痢疾 夏季发病多。大便次数多,含黏液、脓血,里急后重,多伴有高热等感染中毒症状。粪便检查可见成堆脓细胞,细菌培养阳性。但必须注意菌痢偶尔亦可引起肠套叠,两种疾病可同时存在或肠套叠继发于菌痢后。2.梅克尔憩室出血 大量血便,常为无痛性,亦可并发肠套叠。3.过敏性紫癜 有阵发性腹痛,呕吐、便血,由于肠管有水肿、出血、增厚,有时左右下腹可触及肿块,但绝大多数患儿有出血性皮疹、关节肿痛,部分病例有蛋白尿或血尿。该病由于肠功能紊乱和肠壁肿胀,也可并发肠套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