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什么是内括约肌失弛缓症?

  内括约肌失弛缓症(ASA)是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以顽固性便秘和排便极为困难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肛管直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也称为内括约肌痉挛性便秘。正常情况下,内括约肌与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一起,维持人体对排便的自制。如果在排便过程中内括约肌不能协调地松弛,就会导致肛管、直肠和内括约肌的神经肌肉运动功能失常,粪便潴留于直肠、甚至乙状结肠内,就会引起顽同性便秘,故命名为内括约肌失弛缓症。女性较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10°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30~50岁多见。

治疗

  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的治疗概要:

  内括约肌失弛缓症应采用个体化治疗为原则的综合治疗。对于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疗效不显著者,可考虑手术疗法。手术时注意将肥厚的内括约肌全部切断。


  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的详细治疗:

  治疗:

  由于内括约肌失弛缓症不同病期的症状不尽相同,因此,应采用个体化治疗为原则的综合治疗。由于长期使用泻药可引起肠肌层神经元退行性变,同时还可导致钾的吸收障碍而导致低血钾症,加重内括约肌失弛缓,因此,不应长期使用泻药,特别是刺激性泻药。对本病的治疗除了针对便秘的一般非手术疗法外,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的治疗还应配合心理治疗和生物反馈疗法。

  对于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疗效不显著者,可考虑手术疗法。

  后位内括约肌全束部分切除术

  操作方法:

  (1)充分显露肛门,仔细辨认、触摸括约肌间沟。麻醉后,内括约肌松弛下移,此时,外括约肌皮下部也下移,并退居内括约肌的后外侧。

  (2)自后下右位括约肌间沟处纵行切开肛管皮肤,长1~1.5cm.显露内括约肌的游离缘,可见珠白色的内括约肌。

  (3)用组织剪或中弯止血钳沿内括约肌的内侧面潜行游离,游离部分全束内括约肌,深达齿状线上方0.5cm,游离出宽1~1.5cm、深约3cm内括约肌。

  (4)用两把止血钳钳夹内括约肌呈倒V字形,组织剪切除止血钳内之间的内括约肌,两断端各缝合1针。

  (5)用7号丝线自后正中位齿状线上0.5cm处进针,在切口下缘出针,横形缝合切口。缝合后触及正中位有一凹陷。

  手术时注意将肥厚的内括约肌全部切断,切断肌环后强力扩肛1次,以防由于内括约肌切断不全导致术后复发或治疗无效。

  术后处理:

  (l)术后2~3d进流食,以后进半流食。术日及术后3d给予抗生素治疗。个别患者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的治疗术后发生应激性便失禁,一般在1~2个月可自行恢复正常肛门节制功能,无须特殊处理。

  (2)术后每天坐浴,换药。

  (3)术后7d拆线,遗留创面每日换药。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无痛性排便困难,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的症状尚有排便费力、粪便干结,虽用尽全身的力气,排出的大便形状仍细窄、量少,排粪时间延长却不能排空。患者常有用手挤压下腹部或取蹲位的习惯,甚至用手助排便。

病因

  病因和发病机制:

  目前内括约肌失弛缓的病因不甚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支配肛管内括约肌的神经异常 Sbafik认为支配肛管内括约肌的神经异常,影响了神经反射,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的病因是当直肠扩张时,内括约肌不能产生松弛反射,反而呈痉挛性收缩状态,最终使肛管内括约肌肥厚变性。

  2.长期忽视便意如果长期对便意抑制,将导致肛管内括约肌呈失弛缓状态,直肠则呈宽息状态,患者将出现无便意感,粪便长时间潴留直肠,水分被过度吸收,粪便干燥,出现排便困难等症状。

  3.精神因素 肛管内括约肌为平滑肌,精神因素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或内括约肌组织内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增加,可能造成内括约肌呈失弛缓状态。

诊断

  诊断检查:

  本病的诊断除详细询问病史外尚须做下列检查。

  1.直肠指诊 直肠指诊有明显的紧缩感,主要位于肛管直肠结合部,尤以肛门口部明显,肛管的压力增高,甚至指尖进入肛管困难。可察觉到局部后壁增厚发硬的肌肉如板块状。

  2.排粪造影 排粪造影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的诊断提示静息、提肛、力排时的肛直角和肛直结合部位置均无明显的改变,力排时肛直角小于静息值。

  3.肛管直肠压力测定 肛管的静息压主要依靠内括约肌来维持,目前国内外作者报道的内括约肌失弛缓症患者的肛管静息压均明显高于正常人。

  4.盆底肌电图 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的异常收缩可导致内括约肌失弛缓,所以在对内括约肌失弛缓的患者做检查时,常观察到此组横纹肌有异常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