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什么是增生性息肉?

  本病较多见,又称化生性息肉,90%息肉体积较小,很少有临床症状,故检出率较低,尸检报道发病率占全部息肉的20%—60%,居各种息肉之冠,手术切除息肉中,仅占10%~20%。国内统计其发生率在腺瘤、错构瘤及炎性息肉之后,占全部息肉的2.3%~14.6%,体积越小,此种息肉所占比例越高。本病好发于直肠,一般为多发,男多于女,40%~75%病例发生在40岁以上,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治疗

  治疗:

  增生性息肉是一种腺体过度成熟、脱落障碍现象,生长有自限性,可自动退化和消失。Morson和Arthur认为增生性息肉是一种增殖不活动状,无恶变潜能。近年来相继报道了增生性息肉和腺瘤并存现象,并在一个息肉中间同时出现腺瘤和增生性息肉的组织学特性。Schilla还在大的增生性息肉中发现有局部浸润性腺癌,而且增生性息肉和大肠癌在形态学和组织化学等许多方面和正常大肠黏膜不同,因此,有人提出增生性息肉→腺瘤→大肠癌转化过程学说,故有“过渡性息肉”之称。150中心医院曾检出28例增生性息肉,有18例合并腺瘤,但未见其共存于一个息肉现象,也未发现增生性息肉癌变。但从增生性息肉合并腺瘤的情况看,对增生性息肉采取积极治疗是必要的,对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肉眼所见息肉呈透明水泡状,无蒂,直径0.3~0.5cm,>lcm者少见,表面光滑呈分叶状,淡红色。镜下所见息肉是由黏膜腺体延伸、扩张、弯曲、被覆以锯齿状排列的良性分化的上皮细胞组成。上皮细胞高低不一,呈黏液分泌性或无黏液分泌,相应的固有膜和黏膜下层增厚、血管丰富、水肿、间质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这种息肉具有腺体错位和腺体越过黏膜肌层生长的趋势,亦可见细胞增生,但无不典型增生,也无癌变征象。

病因

暂无

诊断

  诊断检查:

  增生性息肉在组织学上是由于腺管细胞分裂增生过速,超过表面细胞脱落,更新时在表面聚集引起黏膜突起,细胞分裂增加,但局限于腺管下1/3。显微镜下见腺管增大,形态规则,表面仍是分化成熟的杯状和吸收细胞,数量增多,相互紧嵌,典型者成锯齿状,像叠成折扇的外形,黏液分泌丰富,呈过成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