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OP)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

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1.合理活动、适当锻炼肌肉对骨组织是一种机械应力的影响,肌肉发达则骨骼粗壮。为此,应自幼加强身体的锻炼。在青壮年期,应尽量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到老年则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具体条件,进行合理活动和适当锻炼。

  2.合理饮食、适当补钙骨量的维持在很大程度上与营养及合理摄入的矿物盐密不可分。养成自幼合理饮食的良好习惯,多食含钙食物,对骨的发育和骨峰值十分重要。对于饮食钙低者,应给予补钙。

  目前,对本症尚无理想和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如能积极预防、早期检查、早期发现并给予正确处置,则可控制其发展,也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1.对症处理 如疼痛、骨折采取药物和外科的方法处理,针对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原发病进行合理治疗。

  2.其他 延缓骨量丢失或增加骨量,预防骨折发生和发展的措施。

  (二)具体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1)止痛:可给予适量的非甾体类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或吲哚拉辛等。塞来昔布(西乐葆)可特异性抑制COX-2,从而阻止炎性前列腺素类物质生成,对炎症性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疼痛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如发生骨折,或遇到顽固性骨质疏松性疼痛时,首先应除外可能存在的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l.25-(OH)2D3缺乏和(或)肾小管损害,随后可考虑短期应用降钙素制剂。

  (2)矫形:目前效果不满意。

  (3)一旦发生骨折,即需卧硬板床休息,膝下垫一枕头以减轻下腰部的应力.注意压疮护理,可以用些止痛药。疼痛消失后即应开始锻炼,并逐日增加活动量。疼痛剧烈者可配戴支架。

  (4)补充蛋白质,改善营养状况;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防止肥胖和过度运动。

  (5)避免使用导致骨质疏松药物: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②抗癫痫药物;③甲状腺激素;④肝素。

  (6)其他治疗:包括中医中药方法、从事户外活动、戒除烟酒、少饮咖啡以及停用对防止骨质疏松不利的药物等。

  2.补钙和维生素D治疗

  成人元素钙摄入量应不少于800mg/d,孕妇及哺乳期可增至。1000~1500mg/d。选择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酪、豆制品、虾皮、紫菜、海带等,100ml牛奶约含元素钙117mg。各种钙片制剂含钙量不一,应选择含元素钙量高、吸收率高、副作用少者。

  3.特殊治疗

  (1)雌激素、孕激素治疗:

  1)雌激素治疗主要适应证: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适用于有或无骨质疏松症患者;②围绝经期伴有或不伴有骨量减少患者;③卵巢早衰或因各种原因切除卵巢者;④老年妇女可适量应用。

  孕激素与雌激素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的多相性效应,在体内可增强雌激素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同叫又可拮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增生与乳腺增生的作用。

  (2)降钙素:

  1)适应证:①高转换性骨质疏松症;②骨质疏松伴或不伴骨折者;③变形性骨病者;④急性高钙血症或高钙血症危象者。

   (3)二磷酸盐:主要应用于骨吸收明显增强的代谢性骨病,如变形性骨病、多发性骨髓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肿瘤性高钙血症、骨纤维结构不良症、骨干发育不全、成骨不全、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等。患者禁用。氟化物主要有促进新骨形成和增加BMC作用。(4)甲状旁腺激素PTH。

  (5)维生素K。

   (三)治疗注意事项

  1.钙剂与维生素D1 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药物,应用需强调目的性,切忌滥用。钙的吸收主要在肠道,故钙剂补充以口服为佳。人体对钙剂的主动吸收是有阈值的,当钙浓度达到饱和阈值时,人体将难以吸收更多的钙。补钙的方法十分重要,首先是适量补钙,最好分次进行,临睡前服用更佳。活性维生素D3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其治疗窗的掌握,定期监测血钙或尿钙。

  2.激素替代疗法(HRT) 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治疗中,钙剂补充的效果将取决于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只有在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补钙才能发挥出对骨骼有益的作用,否则补钙将是徒劳的。临床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激素补充治疗,其目的是进行生理性补充,发挥其最大临床效应,保持妇女健康的生理状况。

  3.二磷酸盐类药物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新型二磷酸盐不仅能增加骨量,还可降低骨质疏松骨折(脊椎、髋部)的发病率。

  4.降钙素 作用于骨骼和中枢,对疼痛的缓解作用十分明显。由于它是一种生物制剂,有少数患者可能会在使用药物后出现轻度的皮下血管扩张、恶心等不适,其中多数患者症状可在数小时内自行缓解,有明显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慎用。

  5.氟化物 对成骨细胞有直接刺激作用,可持续增加中轴骨密度,这种骨密度的提高与患者的年龄、病情和病因无关。但氟化物是一种细胞毒素,过量会造成软骨成熟障碍。

临床表现

(1)骨痛和肌无力 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全身乏力。(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胸廓畸形和驼背,常伴有胸闷,呼吸困难等影响。(3)骨折非外伤或轻微外伤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是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如从站高或小于站高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病因

  骨质疏松的原因

  骨质疏松症由许多原因导致的骨代谢机制异常。包括骨组织本身的因素 1、骨吸收因素:性激素缺乏,活性维生素D缺乏、细胞因子表达紊乱导致破骨细胞活性增强 2、骨形成因素 :峰值骨量降低,骨重建功能衰落。

  3、骨质量下降,与遗传因素有关。

  4、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尤其是嗜烟、嗜酒,嗜肉、嗜盐,饮大量咖啡,钙摄入量不足,活动量少或过度,日照不足等,高龄,长期卧床,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等。

诊断

<诊断线索:1、绝经后或双侧卵巢切除后女性;2、不明原因的慢性腰背疼痛3、身材变矮或脊椎畸形4、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史5、存在多种OP危险因素,如高龄、吸烟、制动、低体重、长期卧床、服用糖皮质激素等。诊断标准:详细的病史和体检是临床诊断的基本依据,但确诊有赖于X线照片检查或BMD测定,并确定是低骨量(低于同性别PBM的1个标准差(SD) 以上但小于2.5SD,OP(低于PBM的2.5 SD以上) 或严重OP(OP伴一处或多处骨折)。OP性骨折的诊断主要根据年龄、外伤骨折史、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确立。正、侧位X线片(必要时可加特殊位置片) 确定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和程度; CT 和MRI 对椎体骨折和微细骨折有较大诊断价值; CT 三维成像能清晰显示关节内或关节周围骨折; MRI对鉴别新鲜和陈旧性骨折有较大意义。

名医直播

【免费公开课】骨质疏松成第二大疾病杀手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