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什么是近视?

  近视是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聚焦在视网膜前方,视网膜上只能形成弥散光圈,因此看不清远处目标。同理,从近视眼视网膜发出的光线称为集合光线,其焦点位于眼球和无限远之间,称为近视眼的远点。如果目标恰好位于近视眼的远点,则可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所以近视眼看近距离目标时清晰。近视眼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有关。近视眼按其性质可分为轴性近视、曲率性近视和屈光指数性近视;按其程度可分为轻度近视、中度近视和高度近视。属于中医“能近怯远”范畴。

治疗

  近视的治疗概要:

  近视纠正不良用眼卫生习惯。高度近视者可试用组织疗法。为目前治疗真性近视最常用和最好的方法,有镜片矫正和角膜接触镜两种。治宜补心益气,安神定志,方选定志丸加减。肾亏虚者,治宜滋补肝肾明目,方宗杞菊地黄丸加减。


  近视的详细治疗:

  预防:

  1.注意用眼卫生,纠正不良用眼卫生习惯。

  2.积极做眼保健操。

  3.真性近视者应及时配戴合适的眼镜,以防用眼过度,加深近视。

  治疗:

  1.全身治疗

  高度近视者可试用组织疗法,如肌注胎盘组织液,眼明注射液等。

  2.手术

  (1)角膜屈光手术,如准分子激光角膜切除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角膜基质环植入术等。

  (2)眼内屈光手术,如晶状体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人术等。

  (3)巩膜屈光手术:后巩膜加固术适应于高度近视的发病初期,期望巩膜加固阻止近视眼的发展。

  (4)准分子激光手术:

  1)适应证:年龄满18周岁以上。近2年屈光度稳定,其发展速度每年不大于0.50 D。矫正屈光度的范围:近视≤-15.00D,散光≤6.00 D。双眼屈光度不等的屈光参差者。配戴角膜接触镜者:软镜应停戴1周以上,硬镜应停戴3周以上。角膜厚度大于450μm。眼部检查无活动性眼病者。患者本人有摘镜的需求。

  2)禁忌证:有眼部活动性炎性病变者;患有圆锥角膜、青光眼、兔眼、眼干燥症、角膜内皮变性等眼科疾病者;曾经发生过服底出血、视网膜脱离者;矫正视力极差的重度弱视者;高度近视且瞳孔过大者;常夜间行车的驾驶员;具有瘢痕体质、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等影响角膜伤口愈合的疾病患者;有精神疾病且正在服药者。

  3.戴镜矫正

  为目前治疗真性近视最常用和最好的方法,有镜片矫正和角膜接触镜两种。

  (1)配戴框架眼镜:是矫正近视最传统、最安全的方法,即在眼前放置一片适度的凹透镜片,使平行光线在进入眼前先分散,经验的屈光系统后恰好聚焦于视网膜上。

  在配镜前,要进行详细的屈光检查,对青少年近视者,屈光检查要在睫状肌麻痹下进行,12岁以下者最好用1%阿托品,12岁以上用2%阿托品或快散瞳剂进行散瞳验光,以除外假性近视的干扰;配镜的原则为选择能矫正至最好视力的最低度数镜片,同时应注意瞳距准确。

  (2)配戴角膜接触镜:角膜接触镜的优点是对成像放大率影响较小.视野较大,不影响外观。透气性好的硬性角膜接触镜对青少年近视的发展有一定的阻止作用。置于角膜前,所用屈光度比框架眼镜低。但存在个别人配戴不适,有角膜、结膜刺激征、过敏性结膜炎、眼干燥等表现。配戴时应注意清洁及卫生;避免划伤角膜造成感染。

  (3)角膜塑形术治疗镜:应用非球面逆转技术而特殊设汁的透氧性角膜接触镜,通过压迫角膜中央视区,使角膜中央区率变小,从而使角膜屈光力降低,起到矫正近视的作用,并可在摘镜后的一段时期内保持这一作用,但无防止近视发展的作用。一旦停戴,迅即回退。如使用不当,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因此,使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使用规则。

  目前建议适用的筛选原则有:①近视屈光度≤-3.00 D;②近视散光≤1.50 D,且为顺归性散光;③角膜屈折力为43.0—45.0 D;③矫正视力>0.8;⑤年龄≥7岁的合作者;⑥已配戴接触镜者,需停戴2个月以上;⑦无眼部疾患并角膜正常。

  4.针刺治疗

  (1)体针:选穴承泣、翳明;四白、肩中俞;头维、球后;睛明、光明,以上四组穴位,每日针刺一组,轮换使用。

  (2)耳针:取防近(位于内分泌与皮质下交叉处)、肝、肾为主穴;眼、目1、目2、枕为配穴,每次选3~4穴.用王不留行压穴,胶布固定,保留10d,每日按压数次。休息2d后再更换一组穴位。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视瞻过度伤睛或先天遗传而来,临床常分二型论治.证属心阳衰弱者,治宜补心益气,安神定志,方选定志丸加减,药用党参、远志、茯苓、石菖蒲、木瓜、白术、丹参等;证属肝。肾亏虚者,治宜滋补肝肾明目,方宗杞菊地黄丸加减,药用枸杞、菊花、熟地、山茱萸、怀山药、茯苓、菟丝子、决明子等。

临床表现

  近视的临床表现:

  近视度数较高者,除远视力差外,常伴有夜间视力差、飞蚊症、漂浮物、闪光感等症状,并可发生程度不等的眼底改变,如近视弧形斑、豹纹状眼底、黄斑部出血或形成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可发生形状不规则的白色萎缩斑,或有色素沉着呈圆形黑色斑(Fuchs斑);视网膜周边部格子状变性、囊样变性。在年龄较轻时即出现玻璃体液化、混浊和玻璃体后脱离等。与正常人相比,发生视网膜裂孔和脱离的危险性要大得多。常由于眼球前后径变长,眼球较突出,眼球后极部扩张,形成后巩膜葡萄肿。伴有上述临床表现者,称为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 myopia)。

  临床分类:

  1.按近视的性质分类

  (1)轴性近视:眼轴过长,但眼屈光力正常者。

  (2)曲率性近视:角膜或晶状体的表面弯曲度过大,而眼轴正常者。

  (3)屈光指数性近视:多由于晶状体屈光指数增大所致。

  2.接近视的程度分类

  (1)轻度近视:-3.00 D以下。

  (2)中度近视:-3.00~-6.00 D。

  (3)高度近视:-6.00~-9.00 D。

  (4)超高度近视:-9.00 D以上。

病因

  近视的病因:

  1.遗传因素

  以高度近视更为明显。

  2.发育因素

  由眼轴发育过度所致。

  3.环境因素

  包括用眼过度、照明条件、书写阅读姿势、营养等。

诊断

  近视的诊断:

  (一)轻度近视者,近视力正常,远视力下降,但高度近视,远近视力均下降。

  (二) 高度近视眼球突出,前房深,瞳孔大,乳头颞侧弧形斑,豹纹状改变,后极部脉络膜萎缩,黄斑部变性、出血,玻璃体混浊或液化,视网膜脱离,找到网膜裂孔。

  (三)辐辏欠佳或有轻度外斜视。

  (四)检影验光可确诊屈光度数。

  (五)凹透镜片矫正。具备第1、2、3项即可诊断,兼有第4、5项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假性近视:由调节痉挛引起,多见于青少年,短期内视力下降明显,但休息后或睫状肌麻痹后视力有提高或近视消失或程度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