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知,骨质疏松症揭㊙️(1):隐形“杀手”

骨质疏松症(osteoarthritis,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1 临床分类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分为原发性骨质疏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两大类。本系列“健康教育”主要介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2 老年女性高发



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与增龄有关,女性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本病高发于老年女性,但不是说男性、年轻人就不得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人群。

3 对男性群体关注不够



骨质疏松症常常被认为是女性健康问题,对男性的影响和危害往往被忽视。以往更多注重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而对男性患病群体的关注度远远不够。

由于峰值骨量较高,骨丢失出现年龄迟于女性,雄性激素水平“渐进性”下降等原因,男性骨丢失的量和速度低于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相对较低。

其实,男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的绝对数并不低。40~49岁、50岁以上和60岁以上男性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分别是2.2%、6.0%和10.7%。

50岁以上男性有20%会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髋部骨折中近30%发生于男性。男性髋部骨折发生1年后累积病死率为20%~40%,为女性的2~3倍;椎体骨折后10年,男性预期生存率不到20%,较女性明显缩短。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与女性相比,男性骨质疏松症就诊率更低,对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更差。

男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危害严重而又未被足够重视的慢性疾病,亟需在公众中广泛宣传,普及疾病知识,加强防控意识,提高诊疗水平。

4 隐形“杀手”



国家2016年10月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已将建设“健康中国”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健康骨骼”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已经成为老年医学、内分泌学、骨科学等多学科近阶段的工作重点和热点。

1)公众认知不足。与医学界热度高涨不同,在民间有点遇冷。公众对骨质疏松症认知普遍不足,疾病知识缺乏,防治意识薄弱,使骨质疏松症处于“隐形”“失控”状态,直至造成残废、死亡等严重后果。

低骨量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调查显示,我国40~49岁人群低骨量率为32.9%,50岁以上人群为46.4%。男性低骨量出现率要高于女性。

我国居民骨密度检测率较低,大部分在骨量下降初期没有采用及时的防控措施,延误了骨质疏松症防治的有利时机。

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诊疗率整体较低,地区间、城乡间差异明显。即使发生了脆性骨折,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率仅为2/3左右,接受有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者不足1/4。

2)后果很严重。骨质疏松症初期往往没有明显不适,因而有“无形疾病”“寂静流行病”等称呼。随着病情进展,绝大多数出现骨痛,脊柱变形,甚至发生骨折。也有部分患者没有症状,直到发生骨折后才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1) 疼痛。腰背疼痛或全身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主要临床表现,也是患者前来就诊主要原因。疼痛轻重各异,有的隐痛,缠绵不休;有的剧痛,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2) 脊柱变形。驼背、身高变矮等脊柱变形,是因为骨质疏松严重后并发生椎体压缩骨折所致。这些脊柱变形往往是渐进性的,并无其它不适,往往会被患者本人及家属熟视而忽视。

(3) 脆性骨折。骨质疏松症并发的骨折是脆性骨折,常发生于椎体、髋部、前臂远端等部位。 女性一生发生脆性骨折的危险性(40%)大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而男性(13%)要高于前列腺癌的发生率。

骨质疏松性骨折危害性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显示,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内,约50%患者出现残疾,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约20%患者会死于感染、血栓事件等各种并发症。所以髋部骨折,有“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说法。

注: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10月19日媒体沟通会文字实录、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男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0)》等。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