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小儿中耳炎

小儿中耳炎是儿童的常见病,该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在春冬季节高发。



由于儿童与成人生理性的差别,小儿中耳炎更为常见。相比于成人,儿童咽鼓管的生理性狭窄还没有形成,此时咽鼓管又短又直,管腔较宽,管道接近水平位。因此,咽鼓管鼻咽部的开口就几乎与鼻底相平,鼻咽部的分泌物和细菌就比较容易沿着咽鼓管咽口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中耳炎的临床常表现为耳部感到胀痛、闷感或堵塞感、听力下降以及耳鸣。儿童通常难以自述,表现为耳痛、耳鸣、听话迟钝或者注意力不集中,个别患儿表现出平衡功能受到影响,行走不稳。随着疾病的发展,有些类型的中耳炎会出现鼓膜穿孔,此时耳痛及全身症状减轻,但会伴耳溢液等其他症状。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若急性期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一旦转变为慢性中耳炎,不仅会导致听力下降,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小儿中耳炎呢? 1.对于婴幼儿,喂奶时应当注意使用正确的姿势和方法。孩子在吸吮和吞咽的时候咽鼓管会主动开放,由于哺乳姿势不正确,乳汁就可以很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婴幼儿。应当抱起来喂哺,人工喂哺时不要一次哺育太多、太急。尤其要注意的是,要避免让儿童自己躺在那里吃奶,或者平抱着孩子哺乳。 2.呼吸道感染会诱发小儿中耳炎,因此要注意预防感冒,孩子一旦感冒要注意及时用药,保持鼻腔通畅同时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应当教育孩子在擤鼻涕的时候,注意不要同时捏住双侧鼻孔擤鼻涕,最好教会孩子先擤一侧鼻孔,再擤另一侧鼻孔。这是因为同时捏住双侧鼻孔会导致鼻和咽部的压力增加,使鼻涕和细菌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感染中耳炎。另外,孩子在感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他的耳部是否有异常,尤其是对得过中耳炎的儿童更要引起重视。

儿童将异物放入外耳道、游泳及玩耍时不洁的水流进耳朵,同样会将细菌带入耳内,诱发中耳炎。家长应当教育孩子并注意清理,可以用干毛巾擦干,也可以用吹风机吹干以消除细菌及霉菌生长的温湿环境。另外,家长也不要随便挖耵聍或取异物,必要时应当动作轻柔,避免耳外伤。不恰当地操作有可能将鼓膜戳破,使外耳道细菌经过破坏的鼓膜进入中耳引起炎症。

最后,小儿由于年纪小,表述能力较差难以自述,因此需要家长耐心查看,留心观察。在小儿发生哭闹、抓挠耳朵、自述耳痛时,应当考虑到小儿中耳炎的可能性,及时到医院检查。 李金水主任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特约门诊 周二至周六在门诊大楼二层削峰诊室坐诊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