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的常见误区(二)

6只要多运动就能长得高 运动与儿童的生长发育呈正相关关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儿童比不参加锻炼的同龄儿童平均高4~8厘米。但是不适当的违背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的运动将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 过早地从事不适当的体育运动会对未成年的儿童造成伤害,包括:疲劳性骨折、月经失调、疲劳过度、饮食功能失调以及情感压抑等问题。 科学的身高管理体系下的长高运动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素: ·       时间,频率,强度,状态。有效的长高运动是要持续20~25分钟,最后5分钟为快速冲刺加强度的运动,频率早晨,下午各一次,强度是心率要达到120~140次/分,状态是空腹。 (因为在相对低血糖及应激状态下是,可以直接激发生长激素分泌的,而且还能促进运动当晚睡眠中的生长激素分泌。) ·       运动的项目选择也很重要。如果一定要挑选运动项目,伸展全身肌肉的运动和通过跳跃刺激骺板的运动相对比较有效。比如篮球、跳绳、跑步、游泳、骑自行车、轮滑、羽毛球等项目。 (一些过分使用四肢肌肉或抬重物给腿部造成很大压力的运动,如举重、负重练习、过度运动、消耗过大的运动(如马拉松),会阻碍儿童骺板的血液供应,影响正常生长。) 除此以外,还要依据孩子的体态测试结果,骨骼强度检测结果和关节发育程度,选择适合孩子的运动形式,再依据孩子的体能、心肺功能,结合孩子的性发育程度,给予运动时长的指导,并随着孩子长高的变化及时调整运动处方,使骨结构发生良好的改善,促进生长板的增生,加速骨的生长,帮助孩子长高。   7压力使人成长 这句俗语从科学角度来看,并不完全正确。 研究表明: 孩子压力越大,皮质醇分泌相对就越多,不仅消耗更多的营养,而且直接导致晚上生长激素的减少,导致孩子长不高。 稳定而愉悦的心情才能够让孩子更好地长高。 8孩子小,身高不着急 生长发育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 科学统计数据表明: 孩子出生第一年约长25厘米,第二年约长10-11厘米,3岁到青春期之间,每年长高不少于5-8厘米,而青春期期间,则每年平均长高不应少于8厘米。如果生长速率一旦掉队,将为终身高留下隐患。 长高就是和骨骺闭合抢时间的赛跑,从小就开始跑,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一点点去追赶,起跑越早身高越理想。如果你长大了才开始跑,再去追赶,只能冲刺跑了,得用药刺激。 9青春期是长高的最佳时期 科学统计数据表明: 孩子出生第一年约长25厘米,第二年约长10-11厘米,3岁到青春期之间,每年长高不少于5-8厘米,而青春期期间,则每年平均长高不应少于6-8厘米。 因此,生后第一年,是孩子第一个生长高峰期,而青春期是孩子第二个生长高峰期,也是最后一个长身高的时期,身高可追赶的时间已经很紧迫。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前的长高空间占了去全部长高空间的80%-85%,而青春期期间身高可增加20—25厘米,只占全部长高空间的15%-20%。国外59%的家庭均选择在青春期前就开始干预身高。 10男孩长胡子、女孩来月经,才是进入青春期 通常男孩10.5岁、女孩9.2岁开始发育,发育的标志是女孩乳房隆起、男孩睾丸增大。 早期,孩子性发育隐蔽一般家长极难观察到,若出现胡子和月经是人体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的末期。这个阶段大部分孩子的骨骼生长区(骨骺板)已经临近闭合,身高开始进入停长倒计时,身高至多再长5-8厘米,有些孩子甚至只能增长1~2厘米。 如果出现胡子或月经的孩子本身不高,家长还认为有足够的时间长个子,没有及时的进行身高干预,等到认识到有问题了,实际上已经错过了身高最后的干预机会! 尤其是女孩只要月经初潮时身高低于150CM,长高的空间就只剩5-7.5CM了,可能永远也长不到1米6了。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