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治疗膀胱输尿管返流患儿复发性尿路感染

膀胱输尿管反流约发生在 1/3 的儿童发热性尿路感染中,其与肾瘢痕形成的风险升高有关。早期的随机对照试验中,抗膀胱输尿管反流术与抗菌药物预防性治疗相比,在复发性尿路感染和肾瘢痕形成的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

然而,由于临床试验结果的限制性和不一致性(如由于缺乏安慰剂组或观察组排除了确定手术或预防是有效的),抗菌药物预防性治疗膀胱输尿管返流儿童尿路感染的复发仍存在争议。

最近的随机临床试验大部分为非盲临床研究,但在抗菌药物预防性治疗是否可有效减少复发性尿路感染方面仍存在争论。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儿童医院 Hoberman 博士等对此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认为,在尿路感染发生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儿童中,预防性抗菌药物治疗与复发性尿路感染而非肾瘢痕的形成的风险显著下降有关。该文发表在 2014 年 5 月 4 日的 NEJM 上。

该研究为对膀胱输尿管反流儿童的随机干预试验,旨在确定长期抗菌药物预防性治疗是否可有效地防止发热或尿路感染症状的复发,减少肾脏瘢痕形成的可能性,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有助于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该研究为期 2 年,研究设计为多点,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共涉及 607 例膀胱输尿管返流儿童,患儿一般在第一或第二发热或症状性泌路感染之后被诊断。

研究主要终点为评价甲氧苄啶 - 磺胺甲恶唑(复方新诺明)预防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疗效。次要终点为肾瘢痕的形成,治疗失败(复合复发性尿路感染和肾瘢痕形成),抗菌药物耐药。

研究结果发现,接受预防性治疗的 302 例患儿中,有 39 例发生了尿路感染复发;而 305 例接受安慰剂的患儿中,72 例尿路感染复发。预防性治疗使复发危险降低约了 50%,特别是对于发热,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处于基线水平的患儿有效。

预防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之间肾脏瘢痕的形成无显著差异(分别为 11.9%和 10.2%)。其中 87 例患儿第一次复发性尿路感染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在预防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中,分离菌株发生甲氧苄啶 - 磺胺甲恶唑耐药的比例分别为 63% 的 19%。

研究结果认为,在尿路感染发生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儿童中,预防性抗菌药物治疗与复发性尿路感染,而非肾瘢痕的形成的风险显著下降有关。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