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十面霾伏,我们如何守住自己的健康!

雾霾袭城,我们该如何守住自己的健康?

 自配药液含漱   

药液含漱可杀灭上呼吸道的细菌及病毒,增加呼吸道湿润度,有效地防治感冒。自配药液可选取野菊花、板蓝根、开口箭、金银花、鱼腥草、大青叶等其中一种,水煎含漱,或喷润咽喉,每日3~5次。

 按压穴位 

经常按压穴位,可使鼻腔通畅,鼻塞诸症消失。除对通天、风池等头部穴位进行按摩外,还可以慢慢按揉印堂、睛明、迎香、巨寥等穴位。

常见的穴位有:

风池穴,位于颈后的发际、两条粗肌肉外侧的凹陷处。

患者两手朝后抱住头部,用食指及中指按压穴位,可改善鼻塞引起的头重,头昏等。

通天穴,位于头顶端往左右耳方向稍微朝下方的位置。

两手呈虎口状,每只手的另外四指撑住头部侧面,用拇指按压此穴。从此穴位到头顶部或颈部附近都加以按摩更有效。

巨寥穴,位于鼻翼两侧,离鼻孔一个指幅外侧。

用食指压住两侧穴位,稍加力量缓慢按压,可使鼻子通畅。

迎香穴,位于鼻两侧的鼻翼边。

用食指压住此穴,缓慢揉压,可使退化的嗅觉功能恢复。

 主动咳嗽  

主动咳嗽可增强呼吸道清除痰液的能力。支气管炎病人呼吸道自我清除痰液的能力减弱,引起炎症反复发生,加上支气管狭窄及平滑肌的萎缩,降低了咳嗽反应的敏感性,增添了痰液排出的难度。主动咳嗽是良策,应于每天早晚选择空气清新之处做深呼吸。深吸气时双臂慢慢抬起,呼气时突然咳嗽,同时放下双臂,咳出痰液。如此反复做10次,每次深呼吸之后做几次正常呼吸。坚持练习可减少雾霾带来的不良影响,防治上感、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生。

 药物预防  

临床观察发现,许多中药有杀灭病毒、预防感冒的作用,可根据病人情况选择使用,如取黄芪口服液、玉屏风散、补中益气丸类口服;生姜捣烂取汁,用姜汁浸渍棉花,晒干后做成背心,每日穿8小时以上;或将黄芪、党参、防风、白术等研为细末,做成药物肚兜或药带,经常佩带或放置于肚脐上、或作成枕芯使用,均有预防和治疗感冒、咳喘,预防“雾霾病”的作用。

 洗鼻子 

 

 

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类,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主要包括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在雾霾天气,空气中的细菌、病毒、过敏源附着在污染物颗粒中,吸入鼻腔后会对鼻腔纤毛运动及自洁功能产生影响,经常超出“黏液-纤毛防卫系统”的负荷,造成鼻腔黏膜和纤毛污物的沉积,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刺激症状和过敏症状。过敏性鼻炎患者受雾霾天气的影响最大,而儿童对于雾霾污染更为敏感,当颗粒物吸入体内后,会促进和诱发哮喘等各种过敏症状。

正因为鼻子是防止雾霾侵入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建议严重雾霾天外出回到家后,除了洗脸,还应该洗鼻子,使其恢复最佳状态和减少有害物质在鼻腔的停留时间。

对于有鼻腔鼻窦炎性疾病的患者来说,鼻腔冲洗有助于提高改善鼻纤毛系统的功能,同时还可以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对于正常人群来说,鼻腔冲洗可起到物理清除的作用。不过,目前也有观点认为健康人不应该洗鼻,但是当鼻子不舒服或者在感冒流行季节、空气污染时,洗洗更有助于健康。

用淡盐水洗鼻最好

鼻黏膜自身的生理特性要求给鼻腔冲洗提有严格要求,鼻腔冲洗液的性质必须符合鼻黏膜的生理特性,如果不遵循该原则,鼻腔冲洗治疗不仅起不到治疗预防作用,还可能刺激鼻黏膜,加重黏膜炎症及损伤。

不建议用清水来冲洗鼻子,因为清水相对于鼻腔黏膜的组织液而言是低张溶液,水分会进入鼻腔黏膜细胞,会让鼻腔黏膜更加肿胀,进而破坏鼻腔黏膜。

鼻腔冲洗,最好用35℃~38℃的等渗(0.9%)生理盐水或者淡盐水。可以去药房购买已经调配好的冲洗专用盐包或者等渗生理盐水,也可以在家中自行调配:将约4.5克精盐(最好用不含碘的食用盐)加入500毫升烧开后放凉的温水中即可。

冲洗器目前有很多种,最好使用专业的鼻腔冲洗器。如果购买,应选正规厂家生产的操作简单的冲洗器。冲洗时上身向前倾斜,头稍偏向一侧,微微张口,用口平静呼吸,将冲洗器的“橄榄头”塞入偏高一侧鼻孔,洗右侧时以右手持“橄榄头”,洗左侧则用左手;轻捏软瓶体,将冲洗液由一侧鼻孔冲洗进入鼻腔,绕经鼻咽部再由另一侧鼻腔或口中流出,两侧鼻孔交替洗。残留于鼻腔内的液体,可让其自然流掉。

作为日常保健,鼻腔冲洗可在一天中任何时间进行。一般来说,晚上进行鼻腔冲洗是最方便的,因为没有时间压力,而且在外出和再次暴露于脏空气中之前鼻腔可以一整晚保持洁净。

洗鼻不要太频繁

鼻腔冲洗也有适宜人群。对于成人来说,鼻腔冲洗的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很少,仅少数会有鼻腔局部烧灼感、鼻出血等不适。但鼻腔冲洗对6岁以下儿童不适宜,因为儿童配合欠佳,而且鼻窦尚未发育完全,洗鼻容易加大患鼻窦炎、中耳炎的风险。

普通人每周洗鼻2~3次即可,而鼻部有炎性疾病患者建议每天洗鼻1次。洗鼻次数过多,会造成鼻腔黏膜内环境紊乱,影响鼻腔内正常的平衡,从而降低其防御能力。

文/综合摘编自《健康报》往期稿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