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肌松残余,那些你不知道的风险!

 国外研究数据显示术后肌松残余发生率在4%-57%,但实际临床工作中竟然有60%麻醉医师认为的存在只有1%甚至更少。我们今天就来讲讲关于术后肌松残余这个天天面临的问题拔管时靠经验判断肌力恢复,靠谱不?

《临床麻醉学》第三版对于拔管指征的描述如下:1)病人完全清醒,呼之能应。

(2)咽喉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已完全恢复。

(3)潮气量和每分通气量恢复正常。

(4)必要时,让病人呼吸空气20分钟后,测定血气指标达到正常值。

(5)估计拔管后无引起呼吸道梗阻的因素存在。实际工作中在手术室拔管多以前3条为主,由于患者清醒后难以长期耐管,因此让患者呼吸20分钟空气不太现实这类按经验肌力恢复的病人,肌松残余情况如何呢?

首先明确一下肌松残余的概念:将TOFr>0.9定义为肌松残余组。

至于什么是TOF呢,TOF就是四个成串刺激,在给于肌肉四个单刺激后分别产生四个肌颤搐,分别为T1、T2、T3、T4,T4/T1的比值评估肌松残余的客观指标。目前普遍认为TOF比值大于0.9是肌松恢复的标准。国内学者测定按照经验拔管后病人的TOF比值,尽然发现腹部手术全麻患者拔除气管内导管时肌松残余的发生率为尽然高达71%。 除了BMI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包括年龄、性别、肌松药类型、给药次数、手术时间以及是否使用拮抗剂差距均无统计学意义

还有学者研究了PACU中的肌松残余,肌松残余组共发生率也高达42%,在PACU中TOF比值恢复到0.9以上所需时间为(12.3 8.5)分钟。

肌松残余是个普遍存在的事实,需要积极干预的有多少?

注:下图中Ⅰ组为TOF比值0.9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在最关心的呼吸抑制的这个并发症中,除了Ⅰ组(TOF比值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