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定义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变特征的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占慢性胃炎的10%~20%。

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烧心,上腹持续或间断性胀满或隐痛,少数患者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等情况。

慢性萎缩性胃炎分自身免疫性(A型)和多灶性萎缩性(B型)两种,胃镜检查和胃黏膜活检是最为可靠的诊断方法。

02发病病因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80%~95%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有Hp感染,1986年世界胃肠病学会第八届会议上便提出了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我国人群中Hp感染率为50-70%。

2饮食习惯:吸烟,饮酒,食物刺激,损坏胃黏膜的药物等。

3免疫因素:在萎缩性胃炎,特别是胃体胃炎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缩黏膜的浆细胞内,常可找到壁细胞抗体或内因子抗体,故认为自身免疫反应是萎缩性胃炎的有关病因。

4体质因素:临床统计结果显示本病的发生与年龄呈显著的正相关。年龄愈大,胃黏膜机能“抵抗力”也愈差,容易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伤。

5遗传因素:在A型萎缩性胃炎发病中的地位已被证实,在恶性贫血家庭成员中PCA、IFA阳性率高,萎缩性胃炎常见。

6其他:如金属接触、放疗和缺铁性贫血等

03临床表现

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不仅缺乏特异性,而且与病变程度并不完全一致。常出现以下临床表现:胃部不适、腹痛、烧心感及消化不良症状、贫血。

04治疗萎缩性胃炎的妙招

生活习惯改善

不论病因如何,所有患者均应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避免食用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食物和饮品,如过酸、过甜、过咸、辛辣、过热、过冷食物,以及浓茶、咖啡等,饮食宜规律,少吃油炸、烟熏、腌制食物,不食腐烂变质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根除幽门螺杆菌(Hp)

可能有助于逆转胃黏膜萎缩和肠化,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肠上皮化生或上皮内瘤变、有胃癌家族史者,其他慢性胃炎合并Hp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进行根除Hp治疗。

补充维生素

补充维生素A、E、C和微量元素硒:可降低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微量元素硒对预防胃癌有一定作用,但过量应用(如3200微克/日,持续1年)则有一定的肝、肾毒性,其合适的剂量与疗程,尚待进一步研究。

补充叶酸

研究证实,具较高叶酸水平者发生贲门癌和非贲门胃癌的概率是低叶酸水平人群的27%和33%。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年研究和应用证实,叶酸可改善组织学状态,使胃癌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多喝绿茶、多吃大蒜

富含茶多酚的绿茶可降低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的危险性。大蒜素可减少Hp感染引起的萎缩性胃炎的胃癌发生率

什么是上皮内瘤变

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是异型增生(dysplasia)的同义词,系指腺管及表面上皮在增生中偏离正常分化所产生的形态和功能异常,可发生在胃小凹上皮和肠化生处。上皮内瘤变可见于炎症、糜烂、溃疡、胃息肉或胃癌边缘黏膜上,它可能恶变,也可能长期保持原状,甚至自然地或在某些药物作用下退变回复。

上皮内瘤变是重要的胃癌癌前病变,可分为轻度和重度(或低级别和高级别)两级。重度上皮内瘤变有时与癌变不易区别,应予密切观察。

05

萎缩性胃炎会转变成胃癌吗?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概率有多大?目前认为,绝大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预后良好,仅少数会癌变(多数研究发现癌变率不超过3%)。有一点值得注意:一旦胃黏膜出现不典型异型增生,癌变机会明显增加。有学者报道,75%的胃黏膜重度不典型异型增生患者,如果不加任何处理,将在8个月内进展为早期胃癌。

06如何随访?

慢性胃炎一般预后良好,伴有萎缩、肠化生、上皮内瘤变应定期随访胃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

一般认为,不伴有肠化生和上皮内瘤变的萎缩性胃炎可1~2年做内镜和病理随访1次;活检发现中-重度萎缩伴有肠化生的萎缩性胃炎1年左右随访1次。伴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并剔除取于癌旁者,根据内镜和临床情况缩短至6~12个月随访1次;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需立即复查胃镜和病理,必要时内镜下切除或手术治疗。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