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火旺
周火旺
主任医师
福建省漳州市医院 - 龙文儿科

我的文章

梦游

发布于:2016-07-19 19:04:26阅读人数: 5990分享到
“梦游”这件事,好像听说的不少,但亲自见过的却不多。可是,从医学上统计的概率来看,尤其是在儿童期,“梦游”是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只是常被家长们忽视。

数据表明,约有15%-30%的儿童至少有过一次梦游的经历,频繁发生的比率为3%~4%,而且可发生在儿童的任何时期,但以4~8岁为多见,持续数年,15岁以后多能自行消失。
儿童梦游如此常见,为什么大多数家长却没发现呢?
 
因为大多数儿童的梦游表现都是“安静型”的。
安静型梦游
 
他们在发作时经常自己的开床,向客厅或者父母的卧室走去。

有时会轻轻低语,还会“正确”回答出问题,而让人误以为是“正常起床”;但他们有时也会做出不恰当的举动。

比如某个8岁的孩子每隔数月就会在晚上梦游到厨房,并在角落撒泼尿后若无其事回房间,若不是某天被晚睡的家人逮个正着,否则还真难破解“尿迹之谜”。
如果认为“安静型梦游”不碍事的话,那就有点危险了!

危害:虽然有些孩子梦游时很安静,但有一系列复杂的活动,如光线昏暗,他们仍能成功的避开障碍物,越过楼梯进入另一个房间。有时甚至会穿越窗户走到街上,自己穿马路。这样是非常危险的,容易造成严重的意外伤害。
激动型梦游
 
另一类“激动型梦游”,他们从睡眠中起床,发作时会伴有激动的表情和较多无意义的乱语。当别人碰他或抓住他时,他的激动程度会增加。


这类儿童在梦游中避开障碍物的能力较差,容易造成对身体的伤害,但他往往能忍受轻微的伤痛。
 
遇到孩子梦游,家长该怎么办?
该不该叫醒?
 
很多人都听说过——梦游的人不能叫醒,否则后果严重。
 
事实上,“梦游”发生在睡眠最深的阶段,虽然梦游者身体在运动,但大脑依然处于深睡状态,因此,“梦游”很难被唤醒。

如果强制叫醒他,人自然会很不舒服,因而会出现一些激动或恐慌的行为。当然也并非绝对,有的梦游者被唤醒后只是茫然。
如果在安全范围内,“最好别叫醒”,而不是“万万不能”。
 
 
该不该治疗?
 
儿童期梦游的人一般成年后就可不医而愈,不会影响心智发展,不需要接受特殊治疗。

如果是频繁出现梦游,特别是在梦游中会做出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行为,最好要到心理精神科找医生咨询,酌情治疗。

对于偶尔梦游的人,家人需要做的是保证他们的安全

发作时,家人可以引导其回床上睡觉;

隔天早晨也不要告诉或责备他,避免造成挫败感和焦虑。

此外要注意移除其睡眠周围环境的危险品,避免再次发作时受到伤害。

不要让他们乱跑以免跌倒受伤或者跑到马路上出现意外。
 
如何预防儿童梦游?
 
儿童梦游的原因主要有3点
 
1
遗传
比如说一个孩子的父亲或母亲小时候会梦游,那么这个孩子梦游的可能性就比一般孩子高。

2
心理因素
 
孩子受到惊吓、压力等心理刺激后也会引起梦游。

比如在睡前看了恐怖电影或者经常被家长训斥,会在他的大脑中留下印象,但是他们表达和发泄心理压力的能力受限,入睡后就可能会以梦游的形式表现出来。

或者儿童离开父母对父母格外想念,也会出现梦游的症状,而此时父母应该给予更多关爱。
 
3其他诱发

比如睡眠不足,发热,过渡疲劳、疼痛或膀胱充盈等也会干扰到深度睡眠,从而诱发梦游。

 
如果有过一次发作,可从以上情况找到诱发因素,
在今后的生活中稍加注意,
绝大多数人都可避免或减少发作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