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什么是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reetal prolaps)是直肠黏膜、直肠全层或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慢性疾病。在中医文献中又称脱肛、垂肠痔。直肠脱垂分内脱垂和外脱垂两种,如只是下垂而未脱出肛外称为内脱垂或内套叠,常被人们所忽略;脱出肛外显而易见者称为外脱垂,临床较常见,故直肠脱垂多指外脱垂而言。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小儿、经产妇和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多为直肠黏膜脱垂,成人多为直肠全层脱垂,50岁以上女性多为直肠与部分乙状结肠脱垂。

治疗

  直肠脱垂的治疗概要:

  直肠脱垂复位时需用软质手纸或湿纱布,加以少量石蜡油以润滑,或可用以下药物注射治疗,注射于直肠黏膜下或直肠周围组织。手术治疗可根据脱垂的具体情况,直肠悬吊及固定术和脱垂肠管切除术。


  直肠脱垂的详细治疗:

  直肠脱垂的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幼儿直肠脱垂多可自愈,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如纠正便秘,便后立即复位,复位时需用软质手纸或湿纱布,加以少量石蜡油以润滑,或可用以下药物注射治疗,注射于直肠黏膜下或直肠周围组织(勿注入直肠肌层)。

  1.5%鱼肝油酸钠

  该药具有良好的粘连硬化抑菌作用,注射后反应小,并发症少。

  2.6%~8%明矾注射液

  可对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使蛋白质、胶体变性凝固.形成较强的瘢痕组织,以起到粘连固定直肠作用。

  3.消痔灵

  机理与明矾注射液基本相同,但比其更稳定、安全。

  上述药物注射方法可分为黏膜下注射法和直肠周围注射法,前者又分为脱位黏膜下点状注射、脱位黏膜下条状注射、经肛镜黏膜下条状注射、肛外穿刺黏膜下条状注射等几种方法。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要注意掌握好适应证及禁忌证。

  (二)手术治疗可根据脱垂的具体情况,选用下列手术方法。

  1.直肠悬吊及固定术

  (1)Ripstein手术:经腹游离直肠后壁至尾骨尖,提高直肠,用宽5cm的Teflin网悬带围绕上段直肠,并固定于骶前筋膜和骨膜。主要是提高盆腔陷凹,不需切除肠管,手术方法简单,复发率较低。

  (2)Well手术(lvalon海绵植入术):也称直肠后方悬吊固定术。此手术优点在于直肠与骶骨的固定,使直肠变硬,防止肠套叠形成。死亡率及复发率均较低。主要并发症是盆腔感染。

  (3)直肠前壁折叠术:折叠直肠前壁。可使直肠缩短、变硬,并与骶部固定,不仅解决了直肠本身病变,也加固了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的固定,符合治疗肠套叠的观点。

  (4)Nigro手术:主要目的是建立“肛直角”。由于耻骨直肠肌失去收缩作用,不能将直肠拉向前方,则盆底缺损处加大,“肛直角”消失,直肠呈垂直位,以致直肠脱出。此手术优于骶骨固定术。并发症为出血及感染。

  (5)将直肠悬吊在骶骨上:悬吊材料可用大腿阔筋膜、尼龙或丝绸带、腹直肌前鞘等,脱垂复发率不高。

  2.脱垂肠管切除术

  (1)Altemeir手术:经会阴部切除脱垂的直肠乙状结肠。尤其适用于老年人不宜经腹手术者,脱垂时间长、不能复位或肠管发生坏死者。

  (2)Goldberg手术:经腹切除冗长的乙状结肠,游离直肠后,向上提高直肠,将直肠侧壁与骶骨骨膜固定。效果较好。

  (3)肛门圈缩小术:将宽1.5cm筋膜或尼龙网带或硅橡胶网带置于肛管皮下周围,使肛门缩小制止直肠脱垂。适用于老年和身体衰弱者。术后易发生感染和粪便嵌塞,复发率较高。

临床表现

  直肠脱垂的临床表现:

  (1)肠管脱垂:是直肠脱垂的主要症状,早期排便时直肠黏膜脱出,便后自行复位,随着病发展,逐渐不能复位,需用手复位,久之直肠全层或部分乙状结肠脱出,甚至咳嗽,负重,久站,行路,下蹲时也会脱出,不易复位,需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方能复位。

  (2)坠胀和疼痛:本病发病缓慢,初期全身和局部常无明显不适,病久反复脱出,脱垂的长度和宽度逐渐增加,致使直肠或结肠套叠,压近刺激肛门部,出现坠胀感,或里急后重感和排便不尽感。严重者可有腹部或下腹部钝痛,向下肢放射,引起尿频。

  (3)刺激症状:病久由于长期脱出和纳入,刺激肠黏膜,使黏膜充血肿胀、糜烂或形成溃疡。如括约肌完全失禁,常有黏液流出,引起肛门周围皮肤湿疹、炎症、瘙痒。

  (4)便血:一般无便血症状,偶尔大便干结时,擦伤黏膜有滴血,粪便带血或手纸擦拭时有血,量少,色鲜红。

  (5)肠道功能失调:常有便秘或腹泻症状。

  (6)嵌顿:大便时肛门直肠黏膜脱出,未能及时复位,以致局部静脉回流受阻,继而发生黏膜充血、水肿并导致脱出部分嵌顿。随着时间延长,黏膜由红色逐渐变暗紫色,甚至出现黏膜糜烂、坏死,病人可出现全身反应,体温升高,小便困难,疼痛坠胀加重,甚至发生肠梗阻症状。

病因

  直肠脱垂病因概要:

  直肠脱垂的病因主要分为5大方面:腹内压增高,直肠失去骶骨的支持,易于脱垂;盆底组织,直肠周围组织对直肠固定作用减弱而发生脱垂;腹压增加,长期便秘、慢性腹泻、咳嗽、前列腺肥大、多次妊娠等均可增加腹压,推动肠管下移脱出;精神因素;内痔、直肠息肉、消耗性疾病、直肠癌等其他因素。


  直肠脱垂详细解释:

  直肠脱垂的病因病理:

  (一)病因

  中医认为小儿气血未旺-老人气血已衰,或素体虚弱,久病体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不能收摄而脱肛,其病机归纳概括为固摄不牢→上提无力→内收松弛而致病。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多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解剖因素

  婴幼儿的骶尾弯曲度较正常浅,直肠与肛管呈笔直状态,当腹内压增高时直肠失去骶骨的支持,易于脱垂。某些成年人直肠前陷凹处腹膜较正常低,当腹内压增高时肠襻直接压予直肠前壁而将其向下推,易导致直肠脱垂。

  2.盆底组织

  薄弱老年人肌肉松弛,女性生育过多和分娩时会阴撕裂,婴幼儿发育不全均可导致肛提肌及盆底筋膜发育不全、萎缩,不能支持直肠于正常位置,直肠周围组织对其固定作用减弱而发生脱垂。

  3.腹压增加

  如长期便秘、慢性腹泻、咳嗽、前列腺肥大、多次妊娠等均可增加腹压,推动肠管下移脱出。

  4.精神因素

  1977年Goliger及Alterruer通过调查与病例分析,均认为本病与精神疾患有关。

  5.其他因素

  如内痔、直肠息肉、消耗性疾病、直肠癌等原因也可导致直肠脱垂。

  营养不良、体质虚弱、盆底肌群和括约肌功能减弱、直肠周围筋膜韧带松弛,加上重体力劳动、大便干燥、排便用力、导致直肠脱出,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二)发病机制

  直肠脱垂的发病机制尚未清楚,主要有两种学说。

  1.滑动疝学说1912年Moschcowitz提出直肠脱垂足直肠膀胱陷凹或直肠子宫陷凹腹膜的滑动疝,此陷凹又称腹膜陷凹或腹隐窝。他指出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和直肠下端通过盆隔处都被牢牢固定,直肠则有相当的活动度,直肠周围与骶骨间缺少脂肪组织,在腹腔内脏的压力下腹膜陷凹加深.致使小肠下垂人内,对直肠前壁产生压力,但由于骶尾骨的阻力,前壁压力不能继续向后,则沿直肠后壁向下压入直肠壶腹,最终直肠上段侧壁和后壁继续套人形成肠套叠,从肛门向外脱出。这一学说主要基于1899年Waleyer的解剖学研究,后为Ludloff,Zuckerkomdl,Napalkow·Dix等临床研究所证实。黄乃健把脱垂的直肠称为大疝,把腹膜囊称为小疝,脱垂的平面为直肠前壁腹膜返折的高度,因腹隐窝下移,脱垂平面也下移,但均在直肠环上。

  2.肠套叠学说1968年Broden和Snellman认为直肠脱垂实际上是乙状结肠套叠,始因乙状结肠、直肠交界点固定组织薄弱或受到损伤,当腹压持续增加时,乙状结肠可套入直肠,并将交界处固定点向下牵拉,直肠和乙状结肠也被拉向下,最终造成侧韧带损伤,使直肠脱出肛外。其特点是直肠脱垂的前壁和后壁的长度相等,脱出肠段的肠腔在中央。1969年Ripstein同意这个观点,认为不论何种类型的直肠脱垂,直肠失去固定为肠套叠创造了条件;1970年Rbeuerkauf用特殊的X线活动摄影术证实这一观点;1925年Starleg认为滑动疝和肠套叠两个学说并无实质性差别,可以说滑动疝是肠套叠的早期表现,而肠套叠是滑动疝后期结果,只是脱垂的程度不同而已;Goldber也认为两者基本相同。

  3.其他 近年来研究发现直肠脱垂常伴有会阴下降、肛直角变钝现象,由于脱垂肠管机械性扩张及阴部神经伸展受损使内、外括约肌和盆底肌功能障碍。1989年包俊华等用狗实验,分手术和非手术两组进行入上脱垂,结果切断括约肌组发生直肠脱垂,切断越充分脱垂越严重,非手术组未发生脱垂。实验条件不变,又对手术组脱垂的狗行括约肌修复术和注射固定剂治疗,3个月未脱出,可见损伤肛门直肠环使肛门松弛是引起直肠脱垂的重要内因。其机制是肛门括约功能丧失,直肠失去肛管及括约肌的支持和承托,固定于半直立位的狗,在排便,努臀和应用腹带增加腹压,牵拉置入直肠内的充气囊,直肠黏膜则易自上而下地与肌层分离,分离的黏膜越多,下垂的力量越大,进一步加重分离黏膜。分离直肠的近端在腹腔内脏压力下和脱垂的直肠黏膜的牵拉下,开始套人直肠固定段的近端,随着套人部的延长,直肠固定段的近端开始与周围组织分离并套入直肠固定段的远端,久之,套人部越来越长,鞘部越来越短,最后整个直肠肛管脱出肛外;如不脱出则为内脱垂。Ihre统计直肠内脱垂比完全性脱垂高出三倍,有人认为直肠冗长是内脱垂发生的必备条件,说明内脱垂可能是完全性脱垂的前兆。但也有人认为是两种疾病,内脱垂并不一定都发展成为外脱垂。

  历史:

  我国早在帛书《瓦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人州出”,州窍即肛门,州出即脱肛,且有“倒县(悬)其人,以寒水莲(溅)其心腹,入矣”的还纳方法。其后《神农本草经》首称脱肛,历代医家皆沿用脱肛一名至今。

  西欧各国对此病也早有记载,但命名混乱,进展缓慢。1749年法国产科医师Levret认为临床上不会发生完全性直肠脱垂,他认为直肠脱垂和阴道黏膜外翻脱出一样,只是直肠黏膜的脱出,若为直肠壁全层脱出,说明直肠已失去与其周围的联系,与直肠有密切联系的子宫受其影响伴发子宫脱垂,但临床试验证明并未伴发子宫脱垂,说明他的观点不够正确。这引发了后继学者研究直肠脱垂病因,1841—1826年Baron、Alekis、Boyer认为完全性直肠脱垂只能发生在结肠而不在直肠;1843年病理学家Cruveilbier将直肠脱垂分为四种即直肠部分脱垂、完全性脱垂、肠凹人和肠套叠;1617年Johm·woodall曾用骨头喂的狗粪粉撤在脱出的肠壁上面有效;1831年Frederick·Salmon建议将黏膜层切除的手术方法;1912年AlexisVictor·Moschcowitz从解剖学观察发现只有晚期直肠才发生脱垂,应该说结肠从直肠内脱出而不是直肠脱垂,认为直肠脱垂用词不当,因为肛门只是一个孔,不存在是否脱出的问题,不应称为脱肛。但因约定俗成,普遍应用,故将错就错继续使用至今。

诊断

  直肠脱垂的诊断:

  一、辅助检查

  (l)视诊:可见肛门自然洞开。当下蹲作排便动作时,脱垂即可出现。部分脱垂可见圆形、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粘黏呈放射性皱襞、完全性直肠脱垂表面黏膜见有同心环皱襞。当肛管未脱出时,可见肛门与脱垂肠管之间有环形深沟。

  (2)指诊:肛外指诊黏膜脱垂者触之柔软,而有弹性。肛门指诊感觉肛管括约肌松弛无力,患者用力收缩时,仅有收缩感觉。如令患者加大腹压,可触及脱垂下降的肠管。

  (3)X线检查:排粪可诊断直肠外脱垂和内脱垂,同时还可发现会阴下降和肛直肠角变钝等直肠脱垂征象。

  (4)内镜检查:可见肠壁全层下移,直肠内有折叠黏膜。

  二、诊断

  直肠外脱垂诊断不难。患者蹲下做排便动作,腹内用力,脱垂即可出现。部分脱垂呈圆形,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黏膜呈放射状皱襞,排便后行自行缩回。完全脱垂脱出较长,脱出物呈宝塔样或球形,表面可见环状的直肠黏膜皱襞,直肠指诊括约肌松弛无力。

  三、我国2002年制定的诊断标准如下。

  Ⅰ型:不完全性直肠脱垂,即直肠黏膜脱垂。表现为直肠黏膜层脱出肛外,脱出物呈半球形,表面有放射状沟纹。

  Ⅱ型:完全性直肠脱垂,即直肠全层脱垂。脱出的直肠呈圆锥形,脱出部以直肠腔为中心呈同心圆形排列的黏膜环形沟纹。

  Ⅱ型根据脱垂程度临床上又分为Ⅲ度。

  Ⅰ度:直肠壶腹内肠套叠,即隐性直肠脱垂。

  Ⅱ度:直肠全层脱垂于肛门外,肛管位置正常,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不伴有肛门失禁。

  Ⅲ度: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或肛管脱出于肛外,肛门括约肌功能受损,伴有肛门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失禁。

  鉴别诊断

  1.内痔

  内痔脱出物为充血肥大的痔核,呈梅花状或环状,可伴有出血,痔核之间有凹陷的正常黏膜。而直肠黏膜脱垂,脱出物是直肠,有明显的放射状纵形沟纹和直肠环圈,色淡白或淡红,无出血。指诊时可有括约肌松弛。

  2.直肠息肉

  所谓直肠息肉,是指发生在直肠黏膜上的新生物。直肠息肉多数是带蒂的圆形或椭圆的肿物,可突人肠腔上下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