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是指破伤风梭状杆菌侵入脐部,并产生痉挛毒素而引起以牙关紧闭和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治疗

"1.护理 将患儿置于安静、避光的环境,尽量减少刺激以减少痉挛发作。痉挛期应暂禁食,禁食期间可通过静脉供给营养,症状减轻后试用胃管喂养。脐部用3%过氧化氢清洗,涂抹碘酒、酒精。2.抗毒素只能中和游离破伤风毒素,对已与神经节苷脂结合的毒素无效,因此越早用越好。破伤风抗毒素(TAT)1万~2万U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3000U脐周注射,用前须做皮肤过敏试验;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500U肌内注射,TIG血浓度高,半衰期长达30天,且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但该药不易获得。3.止痉药 控制痉挛是治疗成功的关键。(1)地西泮:首选,每次0.3~0.5mg/kg,缓慢静脉注射,5分钟内即可达有效浓度,但半衰期短,不适合维持治疗,每4~8小时1次。(2)苯巴比妥:首次负荷量为15~20mg/kg,缓慢静脉注射;维持量为每日5mg/kg,每4~8小时1次,静脉注射。可与地西泮交替使用。(3)10%水合氯醛:每次0.5ml/kg,胃管注入或灌肠,常作为发作时临时用药。4.抗生素 青霉素每日10万~20万U/kg,每日2次;或甲硝唑,首剂15mg/kg,以后7.5mg/kg,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7~10天,可杀灭破伤风杆菌。"

临床表现

潜伏期3~14天,多为4~7天,此期越短,病情越重,死亡率也越高。早期症状为哭闹、口张不大、吃奶困难。如用压舌板压舌时,用力越大,张口越困难,称“压舌板试验”阳性,有助于早期诊断。随后发展为牙关紧闭、面肌紧张、口角上牵、呈“苦笑”面容,伴有阵发性双拳紧握,上肢过度屈曲,下肢伸直,呈角弓反张状。呼吸肌和喉肌痉挛可引起青紫、窒息。痉挛发作时患儿神志清楚为本病的特点,任何轻微刺激即可诱发痉挛发作。经合理治疗1~4周后痉挛逐渐减轻,发作间隔时间延长,能吮乳,完全恢复约需2~3个月。病程中常并发肺炎和败血症。

病因

破伤风梭状杆菌为革兰阳性厌氧菌,其芽胞抵抗力极强,普通消毒剂无效。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尘埃和粪便中,当用该菌污染的器械断脐或包扎时,破伤风杆菌即进入脐部,并且包扎引起的缺氧环境更有利于破伤风杆菌的繁殖。其产生的痉挛毒素沿神经干、淋巴液等传至脊髓和脑干,与中枢神经组织中神经节苷脂结合,使后者不能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甘氨酸、氨基丁酸),引起全身肌肉强烈持续收缩。此毒素也可兴奋交感神经,引起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多汗等。

诊断

  诊断要点

  1.有旧法接生或断脐消毒不严史,脐部常有感染史。

  2.诊断本病较易,根据消毒不严的接生史,生后4~8天内出现张口及吸吮困难。随后出现牙关紧闭、苦笑面容、四肢抽搞和角弓反张。轻微刺激可诱发癌挛引起窒息。

  3.神志清醒,一般不发热,如持续痉挛或继发感染可发热。

  4.早期无明显抽搐时,用压舌板压舌根立即引起牙关紧闭则可确诊。

  具备上述四项者可确诊为新生儿破伤风。

  鉴别诊断:

  1.下颌及咽喉部感染:也可致局部肌肉强直,张口困难,但有局部感染体征及高热。

  2.化脓性脑膜炎:在新生儿时期症状不典型,病儿前囟饱满为重要体征,必要时可做脑脊液检查。

  3.脊髓灰质炎:早期有时可见强直和痉挛,与破伤风的鉴别在于不对称性的软瘫,无牙关紧闭有以及脑脊液细胞和蛋白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