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什么是直肠狭窄 ?

    指肛门、肛管和直肠由于先天缺陷或后天炎症、损伤等,造成肠径缩小,腔道变窄,粪便通过受阻,排出困难。患者多半有肛门疼痛、便形细窄、肛门分泌物流出等疾病 。大多数病人为20~40岁,男性与女性发病率为1︰4。多发生在齿线上方2.5cm处和直肠壶腹。

治疗

  直肠狭窄应该如何预防?

  一般治疗:食指能够顺利通过,仅有大便秘结,排便困难,粪便变细,而无严重疼痛的,可先服用润肠通便药物,如麻仁润肠丸、通便灵、乳果糖和杜秘克等;同时配合中药外洗以软坚散结,软化瘢痕。

  扩肛治疗:适用于轻度狭窄,是用手指、肛门镜、直径不同的肛门扩张器扩肛,使肛门逐渐扩大。

  手术治疗:若排便极为困难,并有肛门疼痛,检查时食指不能顺利通过肛管直肠,对这种严重的狭窄则应考虑手术治疗。肛门狭窄可用切断部分外括约肌、并用手指充分扩张肛门,然后再行移植肛门周围皮肤,修补肛管的扩肛术。直肠狭窄可用挂线法治疗,通过胶线结扎来将黏膜缓慢断开,或用纵切横缝扩张术来扩大直肠内径。

病因

  祖国医学认为:此病属大肠热结,气机不畅,或与外伤误治有关。

  常见的原因有:

  一、先天畸形

  一般认为是由于肛管胚胎发育阶段腔化不全,直肠与肛管之间的肛门直肠膜发育失常,出生后此膜穿通不全或未消失,形成肛门直肠狭窄甚至闭锁。一般称之为先天无肛或先天性肛门闭锁。出生后肛门闭锁处理不当者,也往往形成狭窄。也有骶尾骨发育畸形而压迫肠腔者。

  二、炎症

  如肛周脓肿、溃疡性结直肠炎、梅毒、克隆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肠结核、慢性痢疾、结肠结核、复杂性肛瘘、阿米巴肠病、血吸虫肠病等,均可使肛管直肠结缔组织增生肥厚,形成瘢痕,使肠管失去弹性以致管腔变窄。

诊断

  1、直肠闭锁

  肛门发育正常 但出生后无大便,并伴肠梗阻征象。直肠指检向上受阻有波动感。倒立位X线检查,若直肠有膜性膈为直肠闭锁若直肠大段缺如为无直肠畸形,有时可伴无肛门畸形。

  2、肛门闭锁

  患儿出生后无胎粪排出,很快出现呕吐、腹胀等位肠梗阻症状,局部检查,会阴中央呈平坦状,肛区部分为皮肤覆盖。部分病例有一色素沉着明显的小凹,并有放射皱纹,刺激该处可见环肌收缩反应。婴儿哭闹或屏气时,会阴中央有突起,手指置于该区可有冲击感,将婴儿置于臀高头低位在肛门部叩诊为鼓音。

  指检时发现肛门括约肌松弛,向上可摸出狭窄,直肠壁变硬,无弹性,有时狭窄口大或呈镰状;可将手指伸至狭窄上方,区别其为环状或管状,炎性或癌肿性,但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引起疼痛、流血或撕裂肠壁。通过窥镜检查,可见狭窄下方粘膜变厚,狭窄为镰状或环状,狭窄部有粪便或脓性分泌物溢出。同时还需酌情做钡剂或碘油灌肠X线检查,确定直肠狭窄部位和厚度,并且还要检查细菌、阿米巴和血吸虫,以明确病因。最好做活组织检查,排出癌肿,确定诊断。

推荐科室

  • 暂无推荐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