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章

夏季衣服着凉,小心被它们“偷亲”

发表人:林小清发表时间: 2018-06-29 17:13:34

原创:林小清 皮肤科医生林小清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蚊虻蠢动蜂飞舞,花间树下咬人忙。夏季随着气温升高,人们穿着也越发清凉,夏季高温高湿,也到了一些小家伙们活跃的时候,它们可并不友好,今天我们来说说虫咬皮炎那些事。
●皮损表现大不同,别都当成“蚊子包”
蚊虫叮咬:一般为红斑丘疹或风团,周围常见苍白圈,红肿痒痛,搔抓刺激可使皮损扩大。
隐翅虫皮炎:点状、条带状红斑,可有水疱或脓疱。
蜱虫叮咬:局部红斑,中央有一虫咬的瘀斑,一般来说需要发现虫体才能确诊。

臭虫叮咬:皮损通常分布在肩部、腰部踝部等,皮疹多为红斑丘疹,可呈线状、片状排列,瘙痒剧烈。
蜂蜇伤:被蜇后皮肤立即感到灼热刺痛,疼痛剧烈,局部红肿起水疱,可出现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明显全身症状。

●不幸被咬,我该怎么办?
对于一般的蚊虫叮咬及隐翅虫皮炎,可先观察皮损状况,如皮损较轻,可先用肥皂水清洗皮肤,中和酸性毒汁的刺激,然后局部使用一些炉甘石洗剂、皮炎平、无极膏等缓解瘙痒灼痛,瘙痒及皮损稍重的还可服用一些扑尔敏、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蜂蜇伤及蜱虫叮咬患者则不建议自行处理,避免折断的缝针及蜱虫口器残留体内,而残留的部分可能要做手术才能取出哦~
管住手!管住手!管住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过度搔抓不仅可能造成皮损面积扩大,刺激产生水疱,甚至造成继发感染。请用药膏,以柔克“包”。
若皮损严重,出现大面积水疱、溃烂,或伴有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还请及时就医。

●被咬后会得乙脑、肝炎、艾滋之类的传染病吗?我好害怕
臭虫、隐翅虫一般不传播疾病,在疾病流行地区,如广东等地,蚊虫叮咬易传播乙型脑炎、登革热、疟疾等,在做好防范工作的同时也应及时注射疫苗,被叮咬后若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请及时就医。至于艾滋和肝炎,那绝对是杞人忧天了,这个传播途径,蚊子哥拒绝背锅。

●怎样避免与这些小家伙们“亲密接触”?
蚊子一般在有水源的地方较多;隐翅虫喜欢潮湿的草地、菜园等阴暗处,昼伏夜出,有趋光性;臭虫昼伏夜出,喜欢潜伏在家具、地板、被褥缝隙中。
在进入它们生活圈子时,如夜晚去公园、河边散步等尽量穿着长袖长裤,涂擦风油精、花露水等避免被叮咬。
郊游、野餐时避免坐在树下或潮湿的草坪中,尽量避免穿着黄色等易吸引蚊虫的衣物,避免携带蜂蜜等甜味或有异味的食品。
家中被褥勤晾晒,衣物勤换洗,可以悬挂蚊帐,佩戴香包,或悬挂艾草等以“避而远之”。

●还有一些想叮咛
隐翅虫本身不会叮咬人类,但体内携带毒素,如果看到它尽量弹走或吹走,不要用手捏或拍击。
蜜蜂的缝针主要用于自卫,在遇到蜜蜂或蜂巢时不要慌乱,更不要激怒蜜蜂,可以将其吹走或等待其自行离开。
住酒店、蒸桑拿、外出洗浴时尽量使用自己的毛巾,以避免成为寄生虫的新宿主哦。
参考文献:1.邹先彪,湿热天小心虫咬皮炎
2.潘祥龙,为什么夏季多发虫咬皮炎

文章评价:有帮助(0)无帮助(0)
去评价
声明:该内容由医生提供,医护网是信息发布平台,健康之路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评价

  • 通俗易懂

  • 内容实用

  • 讲解细致

  • 简明生动

  • 是我需要内容

  • 太值了

  • 内容不实用

  • 标题和内容不符

  • 讲解不深入

  • 重复啰嗦

  • 已看过相似内容

  • 文字太专业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