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到底是什么?副作用很大吗?

20世纪20年代,封闭技术创始于苏联,新中国建国后,被中国医疗界引进,并翻译作“封闭”两个字,逐渐演变为治疗软组织疼痛的常用技术,应用至今。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上都有很好的效果。

进入二十一世纪,“封闭”成了贬义词。一般患者包括一部分医生常采用顾名思义式理解:麻了神经,让人不知道痛,病因不除,典型的掩耳盗铃,是糊弄人。再加上滥用激素,副作用被认识,广大患者谈“封闭”色变。认为“封闭”是个不入流的技术,打“封闭”的大夫是个不入流的大夫。技术还是那个技术,效果还是那个好效果。只是病人不接受了,大夫们也把它放弃了,真乃“物是人非”。

 其实“封闭”被严重误解了,它就是对因治疗,治的就是根。

“封闭”在当下分出两个支流。一个是痛点注射,一个是神经阻滞。

痛点注射的靶点是发生无菌性炎症的病灶,目的是去“消炎”;

神经阻滞的靶点是神经根、神经干及外周神经纤维,目的是打断疼痛恶性循环---疼痛---肌紧张(痉挛)或小血管痉挛---疼痛加剧---肌紧张(痉挛)或小血管痉挛加剧…。

人体遇到损伤时,很容易触发炎症反应,从而来保护自己,消除损伤后,再使炎症消退。“触发炎症反应”与“停止炎症反应”保持一种平衡。反应过度、炎症失控。当人体出错或损伤太大、太久而无能力启动“停止炎症”程序时,大量慢性炎症性疾病就产生了,

就慢性炎症引起的疼痛性疾病而言,这种不能停止的炎症带来不间断的损伤,一般如下:①炎症介质导致疼痛,早期是一种报警,后期就是一种长时间的痛苦。②炎症性渗出局限功能长期延续导致局部微循环系统瘫痪半瘫痪,违背了保护性反应的初衷。③长期的炎性损伤,缺血缺氧,使组织在细胞层面损伤,表现为低代谢状态下的异常增生,韧带硬化,筋膜增厚、钙化、骨化,从而使功能大为减退,形成很难恢复的损伤。④微循环障碍使代谢废物积聚,作为一种新的损伤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进入一种恶性循环。⑤使分布在此部位的神经纤维长期受激惹,自身释放致痛物质P物质,磷脂酶A,使小痛变大痛,使患者无限的痛苦。⑥长期的疼痛信号上传,使脑部疼痛中枢和外周神经重塑,疼痛更甚,学称---痛觉过敏、痛觉超敏,俗称----草木皆兵、草绳当蛇,虚假情报。⑦长期会引起情绪、性格变坏,给人以“疙了人”“敏感的极有个性”的印象,这在慢性疼痛超过一年的患者中非常常见。

“封闭”是干什么的呢?举个小例子,劳损性腱鞘炎,患者已经休息了不干活了,劳损这个根本的病因已经去除了,但为时已晚,损伤已形成,并且已经失控,损伤——炎症——新损伤——炎症再加强——损伤加重……,循环往复。人体在这里马不停蹄的失控,形成慢性炎症,慢性疼痛。此时,全身用药,如输液、口服消炎止痛药物,因为微循环的障碍很难到达,此时“封闭”空降消炎药物直接到达,炎症得以控制消散。

“封闭”就是帮助人体重新建立“触发炎症反应-停止炎症反应”的平衡,使人体重新恢复自我修复能力。

当前新技术、新理念、新设备、高精尖医疗背后隐藏的高花费,动辄几万块的医疗费让医疗服务有少数人占用的趋势。“痛点注射”+“神经阻滞”这种治疗技术,理论科学、效果良好、价廉好操作,解决起问题来杠杠的,尤其深部注射在腰间盘病变引起的腰疼、腰腿痛上实践效果很好。中国有13亿人,何其庞大,为什么一定要“拽”高精尖,舍本求末,我们追求的是大众医学,大力推广的应该是大众能享受到的医疗技术。

   “痛点注射”+“神经阻滞”这是“封闭”的新名字,一种解决大众化疾病的好方法、好技术!!

福建省人民医院疼痛科,应用超声精确定位病灶、精准痛点注射、神经阻滞,将药物准确送到病灶原点或治疗的关键点(区域),使治疗集中分布于病灶局部,直接起效,对整个人体的影响则极小;且能避免肉眼穿刺损失血管神经等组织。可大大减少封闭的药物用量、提高疗效并明显减少副作用。

姚东文,福建省人民医院,疼痛科主治医师。

擅长各种急慢性疼痛、顽固性疼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C臂引导、超声引导行微创介入治疗;应用椎间孔镜,低温等离子射频,脉冲射频,臭氧疗法,注射疗法,冲击波疗法,小针刀,银质针,针刺,拔罐,灸法,中药,康复锻炼等中西医方法治疗疼痛相关疾病。各种神经痛(带状疱疹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痛、舌咽神经痛、蝶腭神经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肩周炎、骨质疏松、 肌肉痛、四肢麻痛、 全身多处疼痛、顽固性疼痛、焦虑抑郁疼痛、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不明原因疼痛的诊治。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