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遗尿症知识问答



儿童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显裤子的现象。遗尿症在儿童期较常见,据统计4岁半时有尿床现象者占儿童的10-20%,9岁时约占5%,,15岁仍尿床者只占2%,本病多见于男孩,男孩与女孩的比例约,2:1。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遗尿症的患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以后。

引起儿童遗尿的原因有哪些?

遗尿的确切原因目前仍不完全清楚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30%遗尿孩子的爸爸和20%遗尿孩子的妈妈在小时候也曾有遗尿病,反过来讲,爸妈均有遗尿史者他们儿子有40%会遗尿,他们的女儿有25%也患此病,另外在双胞胎、单卵双胎兄弟同时遗尿的要比双卵双胎高出2倍,可见遗尿有遗传倾向。

   2.睡眠过深:这是个较常见的因素,这类小儿常常在睡前玩的较疲乏,睡得很深不易唤醒,也多在梦境中尿床,若睡前饮水较多,则更易发生尿床。

   3.膀胱功能成熟延迟:有些患遗尿症的小儿的膀胱较正常孩子小,这些孩子平时排尿次数相对较多,但尿量不多,这是由于膀胱内的尿液没有多少,它就收缩排尿了。

   4.精神紧张:据临床统计家庭不和、父母离异、失去双亲、惨遭虐待和升学考试前的孩子发生尿床的机会明显增多,但这种遗尿常是暂时的,过段时间精神缓和及情绪稳定后会逐渐消失

   5.疾病的因素:由器质性疾病引起遗尿的情况并不多见,泌尿系感染畸形、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均可引起遗尿,另外无症状性细菌尿和高钙尿也会引起遗尿,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6.遗尿与睡眠的关系:近年来对遗尿症患儿作睡眠脑电图检查和多导生理仪描记,发现尿床都发生在睡眠的前三分之一阶段,当时正处于非眼快动睡眠的3-4期的深睡之中。

      遗尿可有系列的过程,其开始是躯体不安宁,肌张力增加,心搏加速,呼吸急促,皮肤电阻降低,这是一组觉醒征兆。与此相应在脑电图上出现高波幅的δ波发放,大约过了几秒钟或几分钟,孩子便在深睡之中尿床了,因此很难将遗尿的孩子唤醒,有时往往是大人把尿湿了床的儿童抱起来,换上干衣裤和裤单,他仍然不醒,等到次晨醒来儿童对尿床经过完全无记忆。

  因为尿床的人常在“湿梦”之中,如在梦中掉到了河里而醒来,以致人们长期以为尿床是在做梦时发生的,其实尿床当时并不在梦中,多数遗尿症孩子在发生尿床之前,尚未出现过眼快动睡眠,而大多数是在尿床之后2小时才出现第一阵眼快动睡眠,正常人每晚有眼快动睡眠,4-6阵,而遗尿症患儿在尿床的当晚只有眼快动睡眠2-3阵。因此有人推想尿床代替了有梦的眼快动睡眠,实验研究证明尿床在前,做梦在后,衣服被单潮湿的感觉被编入了尿床者的梦境,这就是“湿梦”,衣裤和被单被及时换干了的儿童不做“湿梦”。

许多人梦见过尿急找厕所找不到,即做了“找厕所的梦”,在焦急中醒来可能裤子与被单被尿湿了些,但大部分尿还在膀胱里没有解出来,这是由于膀胱充盈的信号被编入了梦境,是正常人的梦遗尿症,患儿通常是不做这种梦的。

一般遗尿症有几类?

临床上遗尿症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①原发性遗尿:是指出生后一直尿床者;

    ②继发性遗尿:指患儿在5岁以内,曾有一段时间(约3~6个月)不尿床,尔后再发生遗尿者。

    与睡眠障碍有关的遗尿绝大多数是属原发性遗尿症

    遗尿症多发生于 ~ 岁儿童 男孩较多见,通常可自愈,随年龄增大后遗尿消失大多数在8岁以后就停止尿床。

怎样才可诊断为儿童遗尿症?

必须符合以下3项才能诊断儿童遗尿症:

①5岁或5岁以上(或智龄4岁以上)有反复不自主排尿(日间或夜间);

②遗尿严重程度:5~6岁儿童每月至少有2次遗尿,6岁以上儿童每月至少有1次遗尿:

③不是由于神经系统损害、癫痫、躯体疾病或药物所引起遗尿。因此通常建议需要神经科医师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才能诊断遗尿症。

儿童遗尿症有哪些治疗方法?

①调整饮食:每天下午4点以后少饮水,晚饭最好少吃流质,宜偏咸偏干些,临睡前不要喝水(夏天除外),也不宜吃西瓜、桔子、生梨等水果及牛奶以减少夜里膀胱的贮尿量。

②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应该使孩子的生活饮食起居有规律,应避免孩子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最好能坚持睡午觉,以免夜间睡得太熟,不易被大人唤醒起床小便。

③睡前不宜过分兴奋:应养成孩子按时睡眠的习惯,睡前家长不可逗孩子,不可让孩子兴奋,不可让孩子剧烈活动,不可看惊险紧张的影视片,以免使孩子过度兴奋。

   ④临上床前把小便排干净:要养成孩子每天睡前把小便排干净彻底的习惯,以使膀胱里的尿液排空,有条件的家庭应尽可能在临睡之前给孩子洗澡使其能舒适入睡,这样可减少尿床的机会。

   ⑤及时更换尿湿的被褥衣裤:孩子睡觉的被褥要干净暖和,尿湿之后应及时更换,不要让孩子睡在潮湿的被褥里,这样会使孩子更易尿床。

   ⑥给孩子更多的安慰及鼓励:必须指出遗尿可使患儿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如果家长不顾及患儿的自尊心,采用打骂、威胁、惩罚的手段,会使患儿更加委屈和忧郁,加重心理负担症状,不但不会减轻反会加重遗尿现象,我们认为对待遗尿症的患,只能在安慰及鼓励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这点甚为重要,是治疗成败的先决条件。

   ⑦行为疗法

   A. 设置日程表:从治疗第一天起,就要求家长为患儿设置日程表,以便每天进行记录(可使用日历),当尿床时努力寻找可能导致尿床的因素并记录在日程表上,如未按时睡眠、睡前过于兴奋、白天过于激动、傍晚液体摄入量太多等,当患儿无尿床时便把颗星画在日程表上并予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每周与医师会晤一次。

   B. 建立条件反射:从治疗开始起,就要求家长每天在患儿夜晚经常发生尿床的时间前,提前半至小时用闹钟将患儿及时唤醒,起床排尿,使唤醒患儿的铃声与膀胱充盈的刺激同时呈现,经过段时间的训练后,条件反射建立,患儿就能够被膀胱充盈的刺激唤醒,达到自行控制排尿的目的。此外,要鼓励患儿自己去厕所小便,目的在于使患儿在比较清醒的情况下把尿排泄干净。

   C. 膀胱功能锻炼:督促患儿白天多饮水,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促使尿量增多,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鼓励患儿在排尿中间,中断排尿,数1至10,然后再把尿排尽,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⑧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三环类抗抑郁剂、甲氯酚脂、抗胆碱能药物等。



功能性遗尿症患儿的预后一般较好,遗尿症好转的过程表现为遗尿的次数逐渐减少,直到最后完全消失,极少有突然痊愈者。有品质性疾病的遗尿症儿童,主要需要治疗原发疾病,当这些疾病治愈后才可能遗尿消失。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