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 

    一. 诊断

    (一) 患者出现以下表现时应考虑本病的诊断:

    1) 慢性肝病

    2) 急性肝炎,当病情特别严重、迁延、反复或合并Coombs溶血症.,没有明确的病毒性肝炎的证据时;

    3) 急性血管内溶血,合并肝病或试验阴性时;

    4) 锥体外系为主的神经系统症状;

    5) 肾小管功能不全;

    6) 血尿、白细胞尿或蛋白尿原因不明时;

    7) 骨关节症状原因不明时。

   (二) 确诊标准

    1) Kayser-Fleisher环阳性;

    2) 血清铜蓝蛋白降低;

    3) 24小时尿铜>100μg(须除外铜污染和检验误差、大量蛋白尿或氨基酸尿等);

    4) 肝铜浓度250微克/克干重以上。 具有第二条并符合其他三条中任何一条,排除外源性铜中毒者可确诊。

    (三) 辅助检查

    1. 基本检查:

    (1) 血常规(包括血小板计数和网织红细胞计数)

    (2) 尿常规

    (3) 血生化、心肌酶谱及凝血酶原时间

    (4) 铜蓝蛋白或铜氧化酶

    (5) 裂隙灯检查角膜K-F环

    (6) 血清铜、血清锌

    (7) 24小时尿铜、尿锌排泄量

    (8) 腹部B超

    2.选择检查

    (1) 尿氨基酸过筛、血尿β2微球蛋白等肾小管功能检查

    (2) 尿红细胞形态、尿钙/肌酐比值、24小时尿钙定量(血尿者)

    (3) 心电图

    (4) 脑电图

    (5) 视听诱发电位

    (6) 钡餐

    (7) 骨关节X片

    (8) 头颅CT/MRI

    (9) 肝组织活检

    二. 治疗

    1. 低铜饮食 避免或限制富含铜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水生贝壳类动物、坚果、巧克力等,注意控制饮用水的铜摄入量。

    2. 驱铜治疗

    1) 青霉胺 ①初始治疗:每天20-30mg/kg,25kg以下的患者按25kg计算,最小剂量每天0.5克,分2-4次,餐前半小时服用,同时补充维生素B6每天12.5-25mg。根据24小时尿铜定量调整药物的剂量(24小时尿铜的排泄量应在20-30μg/kg以上)。 ②维持治疗:临床症状稳定好转,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角膜K-F环消失,24小时尿铜(服用青霉胺时)降至10-12.5μg/kg以下时,青霉胺减量至维持量每天0.5g。

    2) 锌盐 单药治疗适用于本病驱铜治疗后的维持治疗或症状前患者的预防治疗,一般不作为初始治疗。葡萄糖酸锌(每片35mg含元素锌5mg)、硫酸锌(每片100mg含元素锌22.5mg)。一般推荐剂量,儿童元素锌22.5-25mg/次(体重在45Kg以上者每次元素锌45-501mg),每日3-4次,餐前半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应使24小时尿铜的排泄量保持在100-150μg以下。

    3) 青霉胺和锌盐联合治疗 使用于本病初始治疗。青霉胺与锌盐均为空腹且间隔至少1小时。青霉胺标准剂量同前,分2次空腹口服(9Am,9Pm);锌盐标准剂量同前,每天3次,空腹服用(餐前0.5-1小时),应使24小时尿铜的排泄量在20-30μg/kg以上。当临床症状稳定好转,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角膜K-F环消失,24小时尿铜(单用锌盐时)降至150μg以下时,可单用锌盐维持治疗。

    4) 对青霉胺不能耐受者可选用曲恩汀(trientine),剂量与青霉胺相同,或四硫钼酸铵(ammonium tetriethiomolybdate)3mg/kg,分6次。

    3. 对症治疗 对严重肝病患者应给予支持治疗。对严重锥体外系症状者,可加用左旋多巴或安坦。

    三. 遗传咨询 本病患者的同胞兄弟姐妹患本病的几率为1/4,故应进行系统检查以确定或最终除外本病。对核心家系可进行家系联锁分析及基因突变分析。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