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对“长个儿”认识的误区

    医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增高过程中,控制身高的决定性因素是脑垂体分泌的内源性生长素,它能直接促进骨骺软骨板的分化增殖,从而使身材不断长高,最后骨骺完全骨化,便完成了身高增长的过程。一般来说女性到了16岁以后,男性到了18岁以后,骨骺逐渐出现闭合,身高也逐渐停止了增长。

    正是由于人的长高需要近20年的漫长过程。所以,家长们常常误认为长个儿有先长有后长的;或误认为长个儿受遗传影响,父母不高孩子必然高不了;或误认为长个儿是身体的自然增高,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坐等孩子的长高,知道过了孩子长个儿的最佳时期,似乎没有盼头了,或者求职就业等受到阻碍了,才想起到医院要求长高,往往为时过晚。

    人的生长是个极为复杂的问题,至目前为止对其了解仍很有限,仅导致生长障碍的病因就多达300多种。而且,人的身高不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有30%-40%取决于后天因素。虽然遗传具有一定的决定性意义,但后天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能改变人的身高。一般来讲,孩子长不高有可能是患上了“矮小症”。

   “儿童矮小症”在医学上分为疾病性矮小和非疾病性矮小两种,非疾病性矮小主要有家族性矮小、青春期发育迟缓、心理性矮小等;疾病性矮小包括垂体性侏儒、晚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营养不良、宫内发育迟缓、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不论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矮小症,都是可以经过治疗或调整而长高的,但必须把握长高的最佳时期,错过时机将贻误终生。且年龄越小接受治疗的效果就越好,如果拖延至骨骺完全闭合,就没有长高的希望了。

    对儿童生长障碍的准确判断是恰当治疗或预防的前提,为早期发现孩子的矮小症,家长一定要走出对“长个儿”的认识误区,密切观察孩子的生长速度,要在孩子骨骺愈合前的长个儿最佳时期到医院求医。一般来讲,孩子3岁以后到青春发育前期,每年可增高4-7厘米,若孩子的年身高增长低于4厘米,就要考虑到孩子有可能患上了矮小症。在这段时期家长就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接受体检,一旦确诊孩子属于矮小症范畴,应及时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