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遗尿症概述

儿童夜遗尿 (又称遗尿症) 是一种常见疾病,若得不到积极和及时治疗将对患儿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1、疾病概况

据统计大约有 16% 的 5 岁儿童、10% 的 7 岁儿童和 5% 的 11-12 岁儿童患有夜遗尿。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中枢神经系统 (若干神经递质和受体)、生理节律 (睡眠和排尿)、膀胱功能紊乱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

目前认为,中枢睡眠觉醒功能与膀胱联系的障碍是单症状性夜遗尿的基础病因,而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夜间尿量增多和膀胱功能性容量减小是促发夜遗尿的重要病因。

儿童夜遗尿虽不会对患儿造成急性伤害,但长期夜间遗尿常常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疾病负担和心理压力,对其生活质量及身心成长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此外,儿童夜遗尿虽然每年有 15% 的患儿可以自然痊愈,但约 0.5%-2% 的患儿遗尿症状可持续至成年期。鉴于此种情况,儿童夜遗尿一经确诊需尽早进行治疗,临床医师和家长切勿采取“观望”态度。

2、儿童夜遗尿的诊断

儿童夜遗尿是指年龄≥5 岁儿童平均每周至少 2 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 3 个月以上。

诊断要点包括:①患儿年龄≥5 岁 (5 岁作为判断儿童夜遗尿的年龄标准虽带有一定主观性,但其却反应了儿童排尿控制能力的发育程度);②患儿睡眠中不自主排尿,每周≥2 次,并持续 3 个月以上 (疲劳或临睡前饮水过多而偶发遗尿的儿童不作病态);③对于大年龄儿童诊断标准可适当放宽夜遗尿的次数。

临床上,需对患儿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以除外非单症状性夜遗尿以及其他潜在疾病引起的夜遗尿,如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并指导临床治疗。

3.儿童夜遗尿的治疗

针对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和其他心理行为治疗等。在不同治疗方法选择时,需结合患儿的年龄、症状的严重程度等信息综合考虑。

夜遗尿是儿童常见疾病,可能危害患儿及家长的生活和心理健康。详尽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是儿童夜遗尿必需的诊断和评估流程,同时也是具体治疗策略选择的依据。积极的临床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是儿童夜遗尿的治疗基础,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