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病治疗竟是肝脏“天敌”,怎样避免肝损伤?

抗结核药物大多可以引发肝损伤。治疗方案个体化,使患者最大受益是任一疾病治疗的最高原则,也是循证医学的核心内涵。抗结核病治疗避免肝损伤是这一原则的具体实践,其个体化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肝损伤和潜在损肝因素

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注意监测肝功能。这类人群一般情况下较少发生肝损伤。但部分有遗传过敏体质和年龄偏大以及长期嗜酒的患者,发生肝损伤的可能性较大,应更加重视监测。

已有肝损伤或正在接受保肝治疗

已有肝损伤或正在接受保肝治疗者,抗结核治疗方案应当尽量减少有明确肝损伤药物的联合,比如不选择利福平与雷米封和吡嗪酰胺等联合等。

同时应当继续或加强保肝药物复方甘草酸苷、还原型谷胱甘肽、双环醇等的应用。并严密监测肝损伤指标,一旦发生严重肝坏死,或有肝功能衰竭的迹象,就应立即停药有肝损伤的所有抗结核药物,首先保证肝功能恢复正常,再试着逐渐应用利福平等药物。

合并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

患者如果合并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也应当加强肝功能检查,无论肝功能是否正常,乙肝慢性感染者应同时用核苷(酸)类抗病毒治疗,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并明确可以控制病毒的复制。由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副作用较多,不建议选择为抗病毒治疗。因此,合并丙肝病毒感染者,考虑宜在抗结核治疗结束后进行。

关于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诊断和处理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已经发布了一个专家建议,《建议》对肝损伤的检测指标和药物选择等提出了具体且详细的意见,可作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