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原因不明的临床分析

发热是小儿常见症状,也是困扰家长的主要问题,遇到孩子发热不退,家长常常是手足无措。以发热为主诉的患儿是儿科门诊患儿就诊最多的。有一部分孩子体温超过37.5℃持续2周以上,我们称为原因不明发热。

  发热的病理变化只有两种,一是致热原引起的,一是非致热原引起的。医学上把致热原分为外源性致热源和内源性致热原。二者都是通过剌激下丘脑而让体内的前列腺素E2的产生过多,后者使体温调定点升高。非致热原引起的发热是因为产热与散热平衡失调,产热过多、散热减少都会让体温升高。另外,如果中枢神经系统的体温调节功能失常也是会引起发热不退的,它和体温调定点的上升无关,而退热药的退热原理是调低体温调定点,因此当使用退热药无效要考虑中枢性发热。

发热的原因可分为两类:感染性与非感染性         

  而对于不明原因发热时考虑感染因素要注意:

  EB病毒感染:是儿童常见的致病原,人的口腔中带有EB病毒,可通过亲吻传播,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接吻病’。EB病毒属疱疹病毒属,有嗜淋巴细胞性,感染合会引起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活化,引起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衣壳抗原IgM提示诊断。相关疾病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噬血细胞综合症等。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传染病,近年有增多趋势。由于小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变化多样、发病部位隐蔽,常常给诊断增加困难。当身体免疫力降低的情况下常常是结核病发生的诱因,比如患麻疹、百日咳等疾病时。

  而非感染性原因要注意:

  全身型的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也叫幼年still病。特点是与发热相伴的皮疹,呈短暂性、非固定性的红斑样皮疹,大小约2-5mm,热退消失、发热再现,分散分布。可以有全身淋巴结的肿大和肝脾的肿大。可有浆膜炎表现。代表炎性反应的白细胸、血沉及CRP明显升高。

  风湿热:是由于链球菌感染后的体内的免疫反应引起的,一半以上出现在链球菌感染后2周左右,诊断仍使用Jones标准,心脏炎、关节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舞蹈症等为诊断主要表现。要有链球菌感染的证据支持,比如近期曾诊断猩红热、咽拭子培养结果为溶血性链球菌、抗O明显升高等。

  我们提到的只是对于不明原因发热的小儿较为常见的原因,还有很多原因会引起小儿不明原因发热,如少见的原虫感染、肿瘤、外胚层的发育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等,在分析病情时也要考虑。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