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什么是股疝?

  股疝的发病率虽然远较腹股沟斜疝和直疝少,但其发病率却随其后高居在其他腹壁疝之上,嵌顿的机会也明显高于腹股沟疝,是一个临床上不容忽视的常见病。凡腹腔内或盆腔内的脏器通过股环脱出至股管中,或者穿过股管脱出至大腿上端内侧皮下者,称为股疝。

  股疝占整个腹壁疝的4%~5%。但由于宣传疝的知识不够广泛,一些患者对可复性疝认识不够或不在意,一旦发生嵌顿方来诊治,股疝实际发病率可能稍高。女性患股疝较男性多4~6倍,一般统计,股疝约占女性各种疝的30%。

  由于

治疗

  股疝的治疗概要:

  股疝手术治疗是股疝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经腹股沟部修补股疝术切口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术中的大出血或术中严重的肠内容对术野的污染,都将影响患者的预后。


  股疝的详细治疗:

  治疗

  股疝容易嵌顿,一旦嵌顿可迅速发展为绞窄性,因此手术治疗是股疝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股疝的手术方法基本上可分为2种。一为经股部手术法;二为经腹股沟部手术法,多数认为经腹股沟部修补法效果较好。

  经腹股沟部修补股疝术切口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打开腹股沟管后,将腹内斜肌、精索向上牵开,在腹壁下血管内侧切开腹横筋膜,即可进入疝囊颈所在部位。剥去疝囊壁周围的组织,使疝囊完全游离,自股管拉出。切开疝囊,回纳疝内容物。高位结扎疝囊颈,切去多余的疝囊组织。按麦克威法将联合肌腱与耻骨梳韧带缝合封闭股环。

  嵌顿性或绞窄性股疝手术时,因疝环狭小,回纳疝内容物有一定困难。可切断腹股沟韧带以扩大股环。但在疝内容物回纳后,应仔细修复初切断的韧带。

  预后

  患者的预后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一)年龄

  随着患者的年龄增长,其危险因素逐渐上升。据统计,年龄越大,嵌顿的病例越多,50岁以上嵌顿率高达71.2%。可能与老年人韧带弹性减低有关。同时老年人多数病程较长,疝内容物下降机会越大,则嵌顿的机会越多。另外,年龄越大,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合并症越多,病理生理的改变越难以纠正。

  (二)嵌顿时间的长短

  嵌顿的时间越长,则引起肠梗阻的病理变化越重,可引起严重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以及中毒性休克等凶险的临床表现,预后不良。

  (三)绞窄的内容物

  绞窄的为肠管,易发生坏死、穿孔等。肠内容物的高度感染性将使症状迅速加重,出现严重的腹膜炎、肠系膜血管栓塞、回心血量的迅速下降等,致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短时间内难以纠正,往往预后不良。如绞窄的为大网膜组织,则预后明显改善。

  (四)手术前后的处理及术后的并发症

  嵌顿性股疝术前准备不当,未能很好地纠正失水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匆忙手术,或过分强调了术前的扩充血容量,抗休克,等待观察时间过长,而使股疝由嵌顿进而发展成肠绞窄致使病情恶化,都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术中对肠管的生机判断不准确.处理不当,误将失去生机的肠管送回腹腔。或术中对嵌顿的肠管探查不全面,或发生肠管的医源性损伤,异位血管的损伤,术中的大出血或术中严重的肠内容对术野的污染,都将影响患者的预后。

临床表现

  病人在久站、咳嗽等腹内压增高时,在腹股沟韧带下、卵圆窝处出现半球状肿块,并感大腿根部及其邻近腹股沟区有坠胀或疼痛。应该注意的是,股疝容易嵌顿,因疝内容物为小肠,嵌顿后表现为小肠梗阻症状。如女性病人,主诉不讲腹股沟部肿块。体检时医生又忽视对该部位检查,可致漏诊。因此。患急性肠梗阻患者均应常规检查双侧股内侧及会阴部。

病因

  病理解剖

  女性骨盆较宽阔,联合肌腱及腔隙韧带常发育不全或变薄而导致股管上缘宽大松弛,加上妊娠是腹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促使股疝的形成。进入股管的疝内容物几乎垂直向下,出卵圆窝后向前转折时形成锐角,而股环本身较小,周围韧带较坚韧,因而容易发生嵌顿。一旦嵌顿,可迅速发展为绞窄性疝。在腹外疝中,股疝最容易发生嵌顿。

诊断

  鉴别诊断

  (一)腹股沟疝

  腹股沟斜疝与直疝位于腹股沟韧带上方,而股疝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

  (二)脂肪瘤

  脂肪瘤的基底部活动性大,不固定;股疝基底部活动性小、固定。

  (三)肿大的淋巴结

  肿大的淋巴结多呈椭圆形,股疝呈半球形。

  (四)大隐静脉曲张结节样膨大

  卵圆窝处结节样膨大的大隐静脉在站立或咳嗽时增大,平卧时消失,可能被误诊为易复性股疝。压迫股静脉近心端可使结节样膨大增大;此外,下肢其他部分同时有静脉曲张对鉴另U诊断有重要意义。

  (五)髂腰部结核性脓肿

  脊柱或骶髂关节结核所致寒性脓肿可沿腰大肌流至腹般沟区,并表现为一肿块。这一肿块电可有咳嗽冲击感,且平卧时也可暂时缩小,可与股疝相混淆。仔细检查可见这种脓肿多位于腹股沟的外侧部分、偏髂窝处,且有波动感。检查脊柱常可发现腰椎有病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