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什么是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的血液和排泄物直接和间接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急起发病,发热.肌肉疼痛,腹泻,呕吐,出血,皮疹及肝肾功能损害等,病死率较高,可选50%~90%。

治疗

  目前对埃博拉出血热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包括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控制出血、肾衰时进行透析治疗等。

  有报道,一种腺苷同型胱氨酸水解酶的核苷类似物抑制剂(nueicofide analogue inhibitors of S-adenosylhomocysleine hydrolase),在动物实验中已证实能抑制埃博拉病毒的感染。但毒性研究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

  美国学者曾报道对8名埃博拉出血热患眚应用恢复期患者的血浆进行治疗,仅1名患者死亡,余者均存活,当然不排除与存活的患者接受了良好的护理和对症治疗有关。但也有学者认为,恢复期患者血浆中几乎不含中和抗体,故认为这种治疗是无效的。

  曾有学者报道用白细胞干扰素每天600MU治疗1例实验室感染者,连续14日,并结合使用埃博拉出血热患者恢复期血浆,病人于治疗后24小时,血浆中病毒滴度急剧下降并维持低水平至病毒血症消失。此后一些实验室相继开展了以猴为感染动物模型进行干扰素治疗作用研究,但实验动物全部死亡,一些实验室均否定了干扰素的疗效。

临床表现

  该病潜伏期各家报道不同,多认为在2—21日,平均1周左右。

  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可不发病或呈轻型。典型病例为突然起病,高热伴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周身不适,并有明显的厌食和极度衰弱。起病2—3 日后,可出现恶心、腹痛、腹泻、大便可为黏液便或血便,半数病人可出现咽痛、咳嗽。病程4—5日进入极期,发热持续,并出现神志改变,如谵妄、嗜睡等。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可有呕血、黑便、注射部位出血、鼻衄、咯血等,孕妇可出现流产及产后大出血。病后6~7日,可在躯干出现麻疹样斑丘疹,数日后脱屑,以肩部、手心、脚掌多见。重症病人多于病程第8—9日死亡,死亡原因除了出血外,肝肾衰竭及致死性的并发症也是重要原因。非重症患者,发病后2周逐渐恢复。

  急性期并发症有心肌炎、细菌性肺炎等。迟发症可因病毒持续存在于精液中,引起睾丸炎、睾丸萎缩等。

病因

  【病原学】

  埃博拉出血热于1976年第一次在中非苏丹和扎伊尔暴发流行,研究人员从病人体内分离到病毒,因其流行于扎伊尔北部的埃博拉(Ebola)河附近故命名为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为RNA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直径70-90nm,内含直径40hm的内螺旋衣壳,病毒长度差异很大(0.5-1400nm),呈管状。通常重叠成奇异形状,可呈分枝形、”u”形、“6”形或环形,但以分枝形常见。病毒有脂蛋白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约10nm长。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

  埃博拉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长约19kb,3‘端核苷酸序列类似马尔堡病毒。病毒在感染细胞的胞浆中装配,可形成包涵体,包涵体主要由核衣壳组成,成熟的病毒以芽生方式释放。该病毒可实验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培养细胞,给猕猴接种埃博拉病毒后可产生与人类相似的症状并引起死亡。实验证明。该病毒可使Veto细胞(绿猴肾传代细胞)产生细胞病变。但在鸟类、爬行类、节肢动物和两栖类动物细胞内不能复制,而在仓鼠与豚鼠中,需多次传代才能引起死亡。

  埃博拉病毒目前可分为4个型,即苏丹型(EBOV-S)、扎伊尔型(EBOV-Z)、科特迪瓦型(EBOV-C)及雷斯顿型(EBOV-R),其中扎伊尔型毒力最强,苏丹型次之,而雷斯顿型对人的毒力较低。人感染后多无症状,仅血清中抗体阳性,其仅在猕猴中流行。科特迪瓦型对黑猩猩是致死性的,而在人类中发现的2名感染此型病毒的患者均获康复。不同亚型病毒糖蛋白的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较大(34%-43%),但同一亚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遗传特性很少发生变化。

  埃博拉病毒在室温下稳定,60℃1小时可使病毒全部灭活,4℃可存活数日,-70℃可长期保存,对紫外线、γ射线敏感。对多种消毒剂,如1%甲醛、次氯酸钠、过氧乙酸、甲基乙醇、醋酸等均敏感。

  【流行病学】

  1.传染源与储存宿主

   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及其在白然界的自然循环方式尚不清楚,首发病例的传染源也不清楚,但首发病例与续发病例均可作为传染源而造成流行。猴感染病毒后发病、死亡.与人同样是终宿主。1996年在加莲发生的流行中,37个病例中的21个病例与接触一只死亡的黑猩猩的污染物有关,1994年科特迪瓦发生了由死亡的黑猩猩将埃博拉出血热传给人的事例,故有人认为埃博拉出血热的首发病例与接触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动物有关。人们也普遍认为感染后没有症状的携带者也是存在的,也是传染源。最近,有实验结果显示.一种蝙蝠可能是病毒携带者,但重复试验求得到证实,野外调查也没有结论。

  2.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首发病例发生后,人与人之间(或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病人或动物的血液及其他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如尿、粪便)等均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急性期病人血液中病毒含最非常高,并可持续到病人死亡,医护人员在护理治疗病人时与病人接触密切,发病率也高。1995年在扎伊尔发生的埃博拉出血热流行中,首发病例为Kikwit市第二医院的一名检验人员,第一批病人中70%为医护人员,10 日后出现的第二批病人中,主要是第一批病人的家属和密切交往的朋友。在发病的27个家庭中,在护理病人过程中,又有28人被感染发病,其中的12人是因为接触了病人的血液、呕吐物、粪便而发病,另16名则是由于与病人共用床褥而感染。另外,医院之间病人的转诊可造成医院之间的传播,其他接触传播还包括料理或掩埋病人的尸体、助产、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尸体及其他污染物品等。

  (2)注射途往: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也是该病的重要传播途径。1976年,扎伊尔一位疑诊为疟疾的病人在接受治疗注射后1周内,数位在该院住院接受注射治疔的病人感染了埃博拉出血热而死亡。

  (3)经空气传播:1995年曾有学者报道用恒河猴、猕猴作为感染埃博拉病毒实验动物,含有感染后动物分泌物、排泄物的飞沫通过空气传播感染了正常猴。证实了气溶胶在埃博拉病毒传播中的作用。

  (4)性传播:在一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起病后第39日、第61日,甚至第101日的精液中均检测到病毒,故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

  3.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4.流行情况

  自1976年至今,埃博拉出血热发生过5次较大规模的流行,均发生于非洲。1976年发生于苏丹的埃博拉出血热大流行,最终发病人数284人.死亡率达到53%。而同年在扎伊尔也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流行,发病人数318人,死亡率高达88%。该两个国家又分别于1979年、1995年再次发生流行,死亡率分别达67%、77%。除上述国家外,象牙海岸、加蓬、科特迪瓦等地区也发生过埃博拉出血热的反复流行,死亡率约为70%。另外据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肯尼亚、利比亚、中非共和国、喀麦隆等国家也有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

  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目前发生的多次流行时间覆盖全年各个季节。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成年人,与成年人与患者接触机会多有关。目前尚无资料表明男女性别之间发病情况的差异。

  【发病机制和病理】

  有学者研究显示,免疫机制在埃博拉出血热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他们发现在一些死亡的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血清中,一些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增高.如1FN-γ的水平可超过100pg/ml.其他如白介素-2(IL-2)、白介素-I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IFN一α均明显升高。一些学者以豚鼠和绿猴为动物模型研究埃博拉出血热的发病机制。结论是其与非人灵长类动物及人类感染的机制相似。研究者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电镜等研究方法发现,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特别是巨噬细胞是首先被病毒攻击的靶细胞,相继不同组织的间质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均被感染,血管通透性增加,并有纤维蛋白沉着。病毒几乎侵犯每个器官,但以肝、脾损害最为严重,感染后2日病毒首先在肺中检出,4日后在肝脾等组织中检出,6日后全身组织均可检出。

  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病理改变也主要表现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遭受刺激,淋巴系统受抑制及血管的损伤导致血管闭塞,血栓形成和出血。淋巴组织、肝脏和脾脏严重退行性变,肝脾增大,呈黑色。脾切面不见滤泡,髓质呈粥糊状。肝实质极易破碎.切开时有多量血液流出而使其变为浅黄色。显徽镜下.脾呈明显的充血和血液淤滞,在红色脾髓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部分有增生,红髓的坏死伴淋巴组织的破坏,脾小体内的淋巴细胞大大减少。肝细胞普遍变性和坏死,亦可见透明样变。库普弗细胞肿胀凸出,细胞内充满细胞残骸和红细胞,窦隙内亦充满了碎屑。门静脉间隙内蓄积单核细胞。而在肝坏死达高峰时,亦可见到肝细胞再生现象。坏死性损害不仅在肝脏和脾脏中见到,亦可在胰腺、生殖腺、肾上腺、垂体、甲状腺、肾脏和皮肤中看到。

  神经系统的病变主要散见于脑部的神经胶质的各种成分,未见有淋巴细胞反应。脑实质中可有出血。神经腔质损害可表现为增生性的和变性的两种,增生性损害表现为神经胶质结节和玫瑰花状形成;变性损害表现为核同缩或核破裂。神经胶质的所有成分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小神经腔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均受影响。另外脑水肿也普遍存在。

诊断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及生化检查 在疾病早期,白细胞减少,并可出现非典型的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核异常形态(杆形、球形或哑铃形)。该病在南非流行期间,一些患者出现严重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可能是由于肝脏失去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和骨髓受抑制所致。但其他地方患者未见有此现象,虽然他们的血小板有所下降,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并没有明显改变。

  血清AST和ALT活性明显增高,尤其AST 可持续升高。有些病人的血清淀粉酶也升高,血浆蛋白可明显降低,使一些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

  2.血清学检查 埃傅拉出血热存活病人最早可在症状出现后7—10日从血清中检出特异性IgM、lgG抗体,lgM抗体可维持3个月,lgC.抗体可维持很长时间多数患者抗体出现于起病后10一14日.也有重症病人至死也未能检出抗体。故IgG抗体检测主要用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IgM抗体可作为近期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指标,但不能满足早期诊断的需要。

  血清学检查方法中,免疫荧光法应用最广泛。此外,酶免疫法、免疫印迹法等也开始应用于抗体检测。另外,单克隆抗体的酶免疫法可检测感染动物肝、脾中的抗原,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达92%一98%。

  3.病原学检查

  (1)电镜法:可直接用于急性期病人标本的检测。急性期病人抗凝血、尿液或组织培养的上清液均可查到病毒。

  (2)病毒分离:各种传代细胞株如Vero、SW13、MAl04、BHK21都可用于埃博拉病毒分离,通常使用的是Vero细胞,然后再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或其他特异性免疫检测手段进行鉴定。利用细胞培养进行病毒分离优于动物接种病毒分离。

  (3)双夹心抗原捕捉ELISA:它以埃博拉病毒的糖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包被酶标板再加入待检标本,待检标本中含有的病毒与之结合,再加入免疫血清、酶标记抗体及显色剂,达到检测病毒的目的,检测结果与病毒分离结果基本一致,是目前病原学诊断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4)PCR检测法:常用逆转录PCR法(RT-PCR)。PCR法的引物是根据埃博拉病毒糖蛋白基因区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的。由于埃博拉出血热病人病毒血症时病毒含量较多,故只需微量全血即能检出病毒RNA,同时也可应用于呕吐物及排泄物的检查,具有敏感而特异的优点。

  【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 该病诊断依据为:

  (1)流行病学资料:埃博拉出血热主要流行于非洲,流行资料可供参考。应注意病人是否在流行期间在上述流行地区工作或生活过,是否由流行区转诊而来。如流行地区有暴发流行,对来自流行地区的人群应高度警惕.更应注意是否与病人有接触史。

  (2)临床表现:急起发病,伴发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厌食、衰弱、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咳嗽、胸痛及皮肤黏膜内脏出血等。

  (3)实验室检查:早期采集血液或尿液标本进行电镜、免疫电镜、PCR或积夹心抗原捕捉ELISA检查,确定病原体,必要时可作病毒分离、培养。病原学检查是确诊的依据。血清IgM、IgG抗体检查也有参考价值。

  2.鉴别诊断 临床上诊断埃博拉出血热在早期相当困难,因其症状无特殊性。难与其他疾病如拉沙热、伤寒、恶性疟疾、黄热病、马尔堡病、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等相鉴别。主要依据病原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