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什么是星状病毒感染?

  星状病毒(astrovirus)是在1975年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首次在英格兰从胃肠炎患儿粪便中发现的。由于电镜下病毒颗粒呈星状,因此被命名为星状病毒。之后,在牛、羊、猪、火鸡、鼠和猫中先后发现星状病毒感染。在人类,星状病毒感染主要引起婴儿腹泻,是婴幼儿病毒性肠炎的第二位病因,仅次于轮状病毒。

治疗

  【预防】

  人星状病毒感染后,可使机体产生免疫保护作用,因此,对新生儿等高危人群采用主动免疫预防将是一条可行的预防途径。目前,星状病毒疫苗的研制尚是一个新的课题。预防人星状病毒感染的另一方面在于尽可能减少与传染源的接触,特别是改善卫生条件,避免饮用水、食物等的污染。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饭前洗手的习惯有助于减少经手一口的人星状病毒传播。

  【治疗】

  星状病毒感染一般症状比较轻微,有自限性,因此主要治疗方法是对症治疗,包括补液、调节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等。可考虑使用治疗轮状病毒腹泻有效的免疫疗法和生物制剂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对于单纯星状病毒感染应避免滥用抗生素。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星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轮状病毒感染(rotavirus infection)相似,主要症状是腹泻(黄色水样便,有酸臭味),同时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食欲减退等。潜伏期一般为3~4 d,症状持续时间为3~5 d。但与轮状病毒相比,单纯星状病毒感染一般症状较轻微,较少发生脱水。此外亦可发生无症状感染。

病因

  星状病毒感染病因概要:

  星状病毒感染的病因概要主要为三个方面:病因学,星状病毒属于一个新的病毒家族即星状病毒科;流行病学,人、牛、羊和猪等多种动物对星状病毒普遍易感;星状病毒通过口经胃到达小肠而传入人体,并引起小肠黏膜上皮损伤。


  星状病毒感染详细解析:

  【病原学】

  星状病毒属于一个新的病毒家族即星状病毒科。其为直径28~30 nm的无包膜病毒颗粒,用磷钨酸钾染色后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大约有10%的病毒粒子呈五角形或六角形结构,而用钼酸铵染色后则几乎全部病毒颗粒都呈典型的星状结构。对有机溶剂、高浓度的盐和1%浓度的SDS等表面活性剂和热处理稳定,在pH为3.0时稍不稳定。星状病毒较难培养,只有在无血清而添加胰蛋白酶的维持培养基中才能培养,但在培养细胞中的繁殖不引起细胞病变。人星状病毒根据血清学特性的不同,划分为7个血清型,且同其他动物星状病毒无相关性。根据对标准株和几株野毒株核苷序列的分析,将人星状病毒划分为两个基因型,其中基因型A包括血清型1~5的各株,基因型B包括血清型6和7各株。病毒基因组长6.8 kb,包括一个5’非编码区(5’noncodingregin,NCR),三个开放读码框架(open readingframes,ORFs)ORFla、ORFlb、ORF2,80个核苷酸的3’非编码区和一个大约30个核苷酸的多聚腺苷酸尾。ORFla和ORFlb编码非结构蛋白,包括蛋白酶及RNA依赖RNA聚合酶(RNA dependentRNA polymerase,RDRP),RDRP是核糖体读框移位机制合成的一个融合蛋白。0RF2编码衣壳蛋白前体。在病毒复制过程中,所感染的细胞内合成了一个2.7 kb的亚基因组RNA,这个亚基因组的RNA,包括ORF2,可能作为mRNA表达衣壳蛋白。星状病毒衣壳蛋白的结构目前不十分清楚,因其宿主物种和血清型不同而有所不同。动物星状病毒衣壳蛋白由2~5个蛋白组成,人类星状病毒衣壳蛋白由2~3个蛋白(P1,P2,P3)组成,血清型l型和2型具有3个衣壳蛋白(19 840~32 740),血清型3则由2个蛋白组成(31750和26790),其中31750蛋白为主要成分,而血清型5型的。MarinCounty株仅由一个29760的衣壳蛋白组成。P3蛋白亦称VP一26,包含了一个中和抗原决定簇,分子大小19 840~26790°

  【流行病学】

  人、牛、羊和猪等多种动物对星状病毒普遍易感。人星状病毒感染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原因,其感染率为2.7%~8.6%:在无细菌和其他病毒感染儿童腹泻粪便中,星状病毒的检出率为6%~10%。星状病毒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各血清型流行情况因地区和流行年份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多以血清型l型为主。

  星状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粪-口途径。含有病毒的呕吐物污染环境是引起手-口传播的重要渠道。尽管典型的呼吸道传播尚未得到证实,来自呕吐物的飞沫传播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星状病毒感染(astrovirus infection)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在温带地区星状病毒感染的流行季节为冬季,而在热带地区的流行季节为雨季。在星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大规模胃肠炎流行期间,病毒感染可发生在所有年龄组;在散发流行时,病毒感染常发生在轮状病毒流行的冬春季节之后的三四月份,患者以小于l周岁的婴幼儿为多见,且随年龄的增加星状病毒感染率逐渐下降。

  【发病机制与病理学】

  星状病毒通过口经胃到达小肠而传入人体,并在小肠黏膜上皮内复制,导致绒毛变宽、变平,黏膜上皮细胞的损伤引起隐窝细胞增生。通过转移电镜进行的超微结构研究,可见粗面和滑面内质网具有伴发的多囊体增加的改变。

诊断

  【诊断】

  可以参考近期星状病毒的流行病学资料,结合临床表现作出初步诊断。与轮状病毒、小球状结构病毒和嵌杯样病毒等相比,星状病毒的潜伏期较长,约为4 d,这一特性有助于与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鉴别。

  星状病毒感染的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电镜检查可见有典型的五角或六角星状结构,但其敏感性较低,仅有约10%的星状病毒颗粒具有典型的星状外形。最近,新发展起来的免疫检测技术将逐步取代电子显微镜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将进一步减少电镜技术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免疫学检测具有与免疫电镜技术相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星状病毒多克隆抗体制备的完成,使我们可以用酶免疫测定法(enzyme immunoassay,EIA)、放射免疫法及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培养中星状病毒的生长,也可以将EIA直接用于粪便标本中星状病毒的检测。目前,星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已经测定完成,使得采用基因探针进行的核酸杂交检测RNA免疫印迹杂交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均可用于星状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星状病毒3’末端序列是高度的保守区,是星状病毒特异性序列,可用作病毒RNA特异性检测的靶序列。值得注意的是在有些粪便标本中有PCR扩增的抑制剂存在,会影响RT—PCR检测结果。

推荐科室

  • 暂无推荐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