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和证是什么症状
脾胃不和主要是脾气虚弱和胃阴不足。前者以虚寒象为多,证候: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喜热饮,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发作,或时而泛吐清水,神疲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本证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寒,中阳不振,胃失温养。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
后者以虚热证为主,证候:胃痛隐隐,似饥而不欲饮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口干不多饮,大便秘结。舌红少苔或光剥无苔,脉细数。
本证主要病机为胃阴亏虚,胃失濡养。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临床上还可同时存在脾气虚弱和胃阴之气阴两虚之后候,治疗上又须益气养阴,健脾养胃并举。脾气得升,胃得润降,升清降浊,出入有序,胃则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