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息肉中医怎样预防
万般疾病,不外运动、饮食、情绪、睡眠四端出了问题,所以针对性防治和调护非常重要。首先,要外避风寒,防止外来邪气的侵袭,影响气机,发生气滞。其次,注意条畅情志。有“肠型大脑”一说,就是情绪影响肠蠕动、消化,会引起肠道疾病。再次,就是饮食。中医讲究“五谷杂粮,荤素搭配,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吃得七分饱”,“勿过饱过肌”;虽不能如“古人过午不食”,至少晚餐要少食;一天早餐极其重要,所以不要不吃早餐,做到饮食规律;勿过食肥甘厚腻,不要过量摄入饱和脂肪酸,尤其是红肉等;饮酒不要过量,不吸烟;多食富含纤维素的水果蔬菜和全谷,促进肠胃蠕动化;摄入一些肝脏、蛋黄、鱼和含维生素D丰富的乳制品来等防息肉;勤排便,不熬夜,充足睡眠。
最后,就是运动,也就是中医倡导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如此,人体气血上通下达,气机生生不息,“正气存内,病安从来?”
肠道息肉属于中医的“癥瘕“、”积聚”的范畴。为体内水液不归正化,痰、饮、水、湿、瘀内生,停留于局部而形成的一种有形产物。
根本原因是气血不通。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复加饮食不当,又因禀赋素虚,正气不足而内生诸邪,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最终引起气血不通,痰饮水湿热瘀等病理产物内生、胶结,随血流经全身,停留于肠道,从而形成形成息肉。
初病多实,久病则虚,甚而虚实夹杂,实证当泻,虚证宜补,虚实夹杂当补泻兼施,故以清热利湿、温化寒湿、疏肝解郁、行气通腑、消食导滞、活血化瘀和健脾益气、宣补肺气、益气补肾等各种治法。
相关推荐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