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的心悸什么意思
心悸既是中医内科的一个病名,也是一个症状表现。它包括了心悸和怔忡,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并见。心悸的形成,常与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阳衰弱,水饮内停,瘀血阻络等因素密切相关。凡心虚胆怯所致者,多与精神因素有关,故常有善惊易恐,少寐多梦等症,治以镇惊安神为主,少佐补益之品。而心血不足而致者,多有面色少华,倦怠,舌淡等心血亏虚之象,治宜益气养血为主,亦可略佐安神定志之品。凡阴虚火旺而致心悸者则必有心烦,舌燥,舌红无苔,脉象细数等阴虚热盛之象,治宜滋阴养心为主。
相关推荐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