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湿严重会引起什么病

湿为阴邪。粘滞而固着,不易速去,所以湿邪为病往往起病缓慢,病程长,缠绵难愈。湿性重浊。在上则头重如裹,昏蒙眩晕,在中胸脘痞闷,胃纳不香;湿滞经络则四肢沉重,倦怠乏力。水湿秽浊,证见面垢眵多,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浑浊,妇女带下稠浊,舌苔垢腻。湿性趋下。多见淋浊,带下,脚气,足肿等下部病证。

湿与风邪相合,郁遏卫表,可致肢体酸重肿痛。湿毒浸淫肌肤可出现多种皮肤病。由于湿邪侵犯人体最易伤害脾胃,因为脾恶湿,湿盛伤脾,所以,外湿与内湿有一定的联系,可以互为因果。体湿可以分为外湿和内湿。

外湿常见:

1,湿困卫表。身热不甚,迁延缠绵,微恶风寒,汗少而黏,头痛如裹,肢体酸重疼痛,胸膈闷胀,脘痞犯恶,口中粘腻,大便稀溏,藿朴夏苓汤芳香化湿。

2,湿滞经络。关节酸痛重着,固定不移,下肢肿胀症,当予薏苡仁汤祛湿通络。

3,湿毒浸淫。皮肤疥藓,疮节疱疹,脚生湿气,局部瘙痒流黄水,尿浊,女子带下腥臭,二妙丸加味,化湿解毒。若为疥癣疮毒,又加入地肤子,白癣皮,苦参,黄连,忍冬藤等清解湿毒之品。

内湿:

湿热蕴结胸膈,上蒸于口,可见口舌生疮糜烂,口干口苦;湿蕴肝胆发为黄疸;湿阻大肠,清浊不分,脂络受损,出现泄泻与痢疾;湿阻膀胱,气化不利,淋浊,尿血;湿伤冲任,可见赤白带下。

1,寒湿中阻,脘腹痞胀作闷,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头重如裹,身重肿重,腹痛,肠鸣泄泻,胃苓汤、实脾饮温中化湿。

2,湿热内蕴,发热倦怠,痞闷,黄疸,皮肤黄染,瘙痒,口粘,甘露消毒丹清热化湿。黄疸阳黄用茵陈蒿汤,泄泻痢疾用葛根芩连汤或芍药汤,淋浊,尿血用八正散。

3,脾虚湿困,神疲乏力,纳谷不佳,大病溏软,肢体困重,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化湿。脾阳不足,加干姜肉桂,温脾散寒。

相关推荐
  • 暂无数据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