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应、高山病预防用药指南
海拨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其特点为气压低,空气中氧的浓度也低,易导致人体缺氧,引起高原病包括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1、高原反应的特性:
海拨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其特点为气压低,空气中氧的浓度也低,易导致人体缺氧,引起高原病包括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短时间内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均可产生头痛、头昏、心悸、气短等反应。重者还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失眠、疲乏、腹胀和胸闷。检查有口唇轻度发绀及面部浮肿等。称为急性高原反应。
对急性高原病应以预防为主
(1)需到高原地区工作的人员,应通过仔细的体检,排除不适宜在高原工作的疾病。
(2)从低海拨到高海拨地区可实行阶梯上升,逐步适应。
(3)必须快速到达3000米以上地区时应携带氧气及预防药物。如:利尿剂、镇静剂、肾上 腺皮质激素、维生素等。
(4)到达高原地区后,体力活动要循序渐进,尽量减少寒冷刺激及上呼吸道感染。
2。高原反应的预防与用药:
可以根据自己以往的高原经验和适应能力,选择几种药品携带。主要有:
乙酰唑胺——预防高原反应,加快适应。
硝苯地平——治疗高山肺水肿。
地塞米松——治疗高山脑水肿。
阿斯匹林、百服宁等——治疗头痛。
上述药物都很便宜,效果较好,但在国内大多是处方药,买的时候要稍麻烦点。
另外说明一点,对于严重的高原反应,如出现肺水肿或脑水肿的症状,最根本也是最佳的方案就是:下撤,尽快降低海拔。
注意:药物都有副作用和禁忌事项,最好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后再选择服用!
进入高原之前的准备
1、进入高原前,可向有高原生活经历的人咨询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无谓紧张。
2、进入高原之前,禁止烟酒,防止上呼吸道感染。避免过于劳累,要养精蓄锐充分休息好。适当服西洋参等,以增强机体的抗缺氧能力。如有呼吸道感染,应治愈后再进入高原。
3、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克服和战胜高原反应的灵丹妙药。大量事例证明,保持豁达乐观的情绪,树立坚强的自信心,能够减弱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反之,忧心忡忡、思虑过度,稍有不适便高度紧张的话,反而会加大脑组织的耗氧量,从而使身体不适加剧,使自愈时间延长。
4、如果你从未进过高原,在进入高原之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病人,心、肺、脑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切勿盲目进入高原。平时身体素质好,进入高原后一般少有高原反应或反应相对较轻。
进入高原途中注意事项:
应尽可能预备氧气和防治急性高原病的药物,如硝苯吡啶(又名心痛定)、氨茶碱等,也需备有防治感冒的药物、抗菌素和维生素类药物等,以防万一。
高原气候多变,尤其是早、晚气温偏低,昼夜温差较大,一般说海拨每升高约1000米,温度降低6℃,所以衣着一定要注意保暖,即使夏季,内地来的人也须准备羊毛衫、保暖 内衣等;冬季气温比较低,更须注意戴上墨镜和礼帽,以防紫外线损伤。如探险和登高山,则要计划好进行阶段性适应性锻炼,不应冒然进入海拨5000米以上的地区,以防出现不测。
高原反应一般都可自愈。症状较重的,对症治疗即可,如吸氧、止痛、镇静等,比如口服去痛片和安定片,藏药“红景天” 根水喝可缓解高原反应。应避免劳累、受寒和上呼吸道感染,对极少出现的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病人须大量吸氧,并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迅速转送海拨低的地区,治疗效果较好。慢性高原病在平原地区系统治疗后,便可逐步痊愈。
在进入高原途中若出现比较严重的高山反应症状,应立即处理,及时服用氨茶碱或舌下含服硝苯吡啶20毫克。严重有吸氧。若出现严重的胸闷、剧烈咳嗽、呼吸困 难、咳粉红泡沫痰,或反应迟钝、神志淡漠、甚至昏迷,除作上述处理外,应尽快到附近医院进行抢救,或尽快转往海拔较低的地区,以便治疗恢复。
由于乘车进入高原所需时间长,途中住宿条件差,体力消耗大,因此除了要准备以上各种物品外,还应该准备水或饮料以及可口易消化的食物,以便及时补充机体所必需的水和热量。
伙食应选择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不可暴饮暴食,晚餐时应注意不可过量,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使心肺受压,造成胸闷心慌。初入高原的人,睡眠时可采用半卧位,以减轻心肺负担。
到西藏高原反应头三天最厉害刚到西藏这几天不要洗澡,因为洗澡会消耗较多氧气。此外,西藏白天和晚上温差很大,要当心感冒。
到达高原后注意事项:
1、刚到高原,每个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但这并不说明你不适应高原,如果能够正确地保护自己,2至4天后,一般都可使上述症状好转或消失。
2、如果是坐飞机上高原,一般高山反应的症状会在12到24小时左右产生。所以,刚刚到高原的时候一定不要剧烈运动,而要立刻卧床休息。否则,一旦感觉到反应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了。
3、 人们常常用吸氧来缓解不适。当然,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假若你上述症状不很严重的话,建议最好不要吸氧,这样可以使你更快适应高原环境。轻微的高原反应,会不治自愈,不要动辄吸氧,以免形成依赖性。
4、进藏后要多吃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食品;多喝水,使体内保持充足的水分;晚餐不宜过饱。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要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5、注意避免过度疲劳,饮食起居有规律。初到高原的前几天,不要频频洗浴,以免受凉引起感冒。感冒常常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在缺氧状态下不易痊愈)。
6、在藏期间,旅游活动不宜过于频繁,身体负荷不宜过重。初到高原的时候,不可急速进走,更不能跑步,也不能做体力劳动。一周后,才可逐渐增加一定的活动量。
7、必须注意,如果进入高原后,反应的症状愈来愈重,特别是休息时也十分明显,应该立即吸氧,并到医院就疹。极少出现的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的病人须大量吸氧,并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迅速转送海拔低的地区。
8、常年坚持体育锻炼而身体素质较好者,高原反应甚微,且能很快自愈,但也不可因此大意而逞强。尤其是进入到新的海拔高度前,要有一两天的渐进适应性锻炼,在没有适应和准备的情况下,不要骤然进入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以防突发不测。
相关推荐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