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儿抽动症

所谓抽动症就是指身上的某一组肌肉,某一块肌肉发生一些相应的有规律的一些颤动,这种颤动的话是肉眼可以看到的,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抽动症。那么抽动症一般是发生在小孩的身上比较多见。所以专门有一种综合征称为秽语抽动综合征,就是指孩子在青春期或者说是在儿童期出现的一些表现,这种表现和大脑功能的失调是有一定关系的,一般都是属于自限性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抽动症是可以逐步的减轻,甚至完全缓解的。 抽动症病症是综合因素的结果,有可能的相关因素是: ①【身体因素】:如眼结膜炎或倒睫刺激引起眨眼;或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出现口鼻、面肌抽动; ②【习惯及模仿】:儿童开始的抽动表现可能是由于条件性的逃避反应,比如眼中有异物而眨眼,或模仿他人的抽动症状,日久形成了习惯; ③【心理因素】:如父母离异、学习负担过重等影响,抽动成为心理应激的一种表现; ④【遗传因素】:患儿家庭成员中患抽动障碍者较为多见,故认为与家族遗传史有关; ⑤【器质性因素】:如产伤、剖腹产、窒息等因素可能与本病有关。 针对患儿、患儿父母、老师及其他与患儿有较多接触的人员,告知抽动以及行为障碍是一种疾病,是患儿自己无法控制的,并非品行问题,不要过分关注患儿的抽动症状。健康教育方式包括个体指导、口头讲解、书面卡片提示、电话咨询、科普宣传、专门网站等。 面对患儿:要帮助患儿认识到自己的病是可以治疗改善的,消除自卑感,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鼓励他们多与人交往。 面对父母:应告知父母对患儿的关爱和理解的重要性,增进亲子接触和交流沟通,避免父母过多的责备、惩罚和忽视。如果患儿开始用药,要遵循医嘱,注意药物不良反应,有问题及时就医。 面对老师:应告知老师有关的医疗知识,并通过老师教育其他同学不对患儿的怪异行为作出讥讽、嘲弄或歧视,同时老师要对患儿更加爱护,帮助其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不便。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药物。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同时进行心理调节和疏导,对患儿进行支持性心理咨询,消除病耻感;对家长进行支持性指导和行为疗法,以帮助合理安排患儿正常生活。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