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易患呼吸道感染的原因

小儿免疫功能特点: 1、小儿时期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成熟。新生儿和婴幼皮肤角质层薄嫩,易破损,屏障作用差;肠壁通透性高,胃酸较少,杀菌力低;婴幼儿期淋巴结功能尚未成熟,屏障作用较差;新生儿期各种吞噬细胞功能可呈暂时性低下。 2、小儿特异性细胞免疫:足月新生儿外周血中T细胞绝对计数已达成人水平,但T细胞分类比例和功能与成人不同,约2岁后才接近成人水平。 3、小儿特异性体液免疫特点:B细胞功能在胚胎早期即已成熟,但因缺乏抗体及T细胞多种信号的辅助刺激,新生儿B细胞产生抗体能力低下,出生后随年龄增长,特异性体液免疫才逐步完成。 二、呼吸道特点: 1、上呼吸道:婴幼儿鼻腔较成人短,无鼻毛,后鼻道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于感染;发炎时,后鼻腔易堵塞而致呼吸与吸吮困难。其黏膜与鼻窦黏膜连续,且鼻窦口相对较大,故急性鼻炎时易致鼻突炎。咽鼓管较宽、直、短,呈水平位,因而鼻咽炎易波及中耳引起中耳炎。喉部呈漏斗状,喉腔较窄,声门裂相对狭窄,软骨柔软,黏膜娇嫩且富含血管及淋巴组织,轻微炎症即可引起喉头狭窄甚至喉梗阻。 2、下呼吸道: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狭窄;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支撑作用薄弱;左支气管细长,由气管侧方伸出;而右支气管短粗,似气管直接延伸,异物易坠入右支气管。婴儿支气管壁缺乏弹力组织,软骨柔弱,细支气管无软骨,呼气时受压,可导致气体滞留,影响气体交换。 3、肺泡:儿童肺泡较成人气体交换单位少,且肺泡小。2岁以后肺泡间Kohn孔才出现,故新生儿及婴儿无侧支通气。 4、胸廓:婴幼儿胸廓肋间肌、呼吸肌不发达,容易引起呼吸衰竭。 5、小儿呼吸中枢调节能力差,易出现呼吸节律不齐;婴幼儿为腹式呼吸,呼吸肌易疲劳;呼吸道管径细小,气道阻力大,呼吸道梗阻时尤其明显。 新生儿、婴幼儿咳嗽反射, 毛运动功能差, 肺泡巨噬细胞功能欠佳。婴幼儿的SlgA、IgA、IgG和IgG亚类含量均低,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等的数量和活性不足,故易患呼吸道感染。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