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高受父母遗传有多大?

遗传对于身高的决定性到底有多大?有调查研究显示,孩子身高受父母影响为70%左右。 一、先天因素 目前主流计算身高的计算方法为CMH法,家长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计算一下,如下: 男孩靶身高=(父亲身高cm+母亲身高cm+13cm)/2+5cm 女孩靶身高=(父亲身高cm+母亲身高cm-13cm)/2+5cm 二、环境因素 孩子的最终身高70%取决于遗传因素,30%与宫内和出生后孩子的营养,睡眠,运动,心理有关。 1、营养:第一个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种极重要的高分子有机物,占人体干重的54%。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因氨基酸的组合排列不同而组成各种类型的蛋白质。人体的生长、发育、运动、遗传、繁殖等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生命运动需要蛋白质,也离不开蛋白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牲畜的奶,如牛奶、羊奶、马奶等;畜肉:如牛、羊、猪肉等;禽肉,如鸡、鸭、鹅、鹌鹑、鸵鸟等;蛋类,如鸡蛋、鸭蛋、鹌鹑蛋等;鱼、虾、蟹等;大豆类,包括黄豆、大青豆和黑豆等,其中以黄豆的营养价值最高。 第二个是钙。钙是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矿物质,其主要的生理功能是构成机体的骨骼和牙齿,儿童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骨骼发育在此时期最为关键,成人骨量的50%是在青春期快速增长获得的,如果儿童尤其是女孩,日常膳食中钙摄入不足,则不能在成年后达到最大的峰值骨量,从而增加他们日后患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危险。 2、 睡眠:人体生长激素在平时有少量分泌,在部分特殊时候才会大量分泌,此时对长高有帮助,比如人体在进入深度睡眠的时候生长激素就会分泌比较多,所以,如果青春发育期孩子想长高,首先要保证良好的睡眠时间以及睡眠质量,如果压力大,睡眠质量不好,生长激素也不会大量分泌。根据美国睡眠医学会的建议,总结下来就是幼儿园期的孩子,每天至少睡眠10小时,小学阶段至少9小时,中学阶段至少8小时。 3、 运动:青少年正处于骨骼发育的关键期,经常运动能够有效增加骨质,在运动中肌肉会对骨骼产生重力和牵拉作用,使得骨骼在形态完整等与机械机能上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运动也会影响骨髓的生长发育,运动中人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使得骨髓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加速产生,从而使造骨的过程加快。长期坚持运动对人体的内分泌也具有良好作用,可以帮助骨骼的生长发育。 4、 心理:美国纽约州心理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中说,整日生活在紧张忧虑情绪中的女孩比具有快乐稳定情绪的女孩平均身高矮5.08厘米,并且极少可能长成1.57米。研究人员在检查一些生 长在父母不和家庭而变得脾气古怪的矮个儿童时,发现他们的生长激素分泌率较低。随后, 他们将这些儿童安排到适当的家庭中加以抚养。6个月之后,研究者惊奇地发现,这些矮个儿童的生长激素分泌率已回升到正常水平。其中个别儿童在这段时期的生长率,约等于一年长高4.7厘米。然而, 当把这些儿童送回他们的家中后,他们生长又会停止,生长激素也几乎停止分泌。 一个儿童要保证一定的身高,除了注意饮食营养与运动锻炼外,还必须注意心理因素对其的影响。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