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10天的宝宝眼睛有大量分泌物,这个原因你可能想不到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进步,新生儿从分娩到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通常会得到充分的保护,但有些感染途径却也防不胜防,今天要说的这个案例值得大家注意。
一
10日龄男宝的确诊之路
这是一个10天大的男孩,出生3天时左眼开始不断出现清澈的分泌物,到7日龄的时候就变成脓性粘液。母亲送来时,孩子已经无法睁开左眼。
经询问病史,孩子是剖宫产出生的,没有出现发烧、外伤、患病人群接触、外出旅行和皮疹的情况。在妊娠中期,母亲有阴道毛滴虫感染,但当时就得到了充分的治疗,产前所有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患儿出生后,为预防
结膜炎,还使用了红霉素。
该做的都做了,总不可能是那个吧?于是,医生对孩子进行体格检查,检查显示孩子眼睑肿胀、结膜有红斑,左眼出现粘性脓性分泌物,其他体格检查结果正常,不发热,生命体征稳定。初步的实验室检查显示,全血细胞计数和血清电解质水平正常;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测试以及快速血浆反应测试结果均为阴性;脑脊液(CSF)分析结果也正常。
到此为止,各项检查都是阴性的,虽然还是没明确病因,但好歹排除了几个干扰项。所以,就一边进行经验性治疗,一遍进行分泌物检查。
在对孩子左眼分泌物进行革兰氏染色后,结果显示是革兰阴性淋球菌,经过进一步培养证实是淋病奈瑟菌。
终于!找到病因后,医生给孩子使用了单剂量头孢曲松进行治疗,并对双眼进行了冲洗,最终药到病除,孩子症状消失,而这位孩子妈妈和她的伴侣则被要求接受性传播感染的评估和治疗。
看到这,相信大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其实这是一起由淋病奈瑟菌导致的新生儿
结膜炎。
大家别以为这个病离我们很遥远,临床上,新生儿
结膜炎的发病率并不低,研究发现它的发生率高达1%-2%。而且有部分
结膜炎严重情况下还会影响宝贝视力,因此如何进行预防,并及时进行诊治是十分重要的。
二
新生儿
结膜炎的风险因素
刚出生的宝宝不能用自己的手揉眼睛,宝爸宝妈们在接触宝宝的时候也会很小心,炎症到底从哪里来的呢?美国眼科学会将新生儿
结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总结。
从宝妈怀孕到生产后宝贝都有发生
结膜炎的风险,例如产前宝妈存在感染,生产过程中意外接触,产后护理不到位等,所以,妊娠和分娩从来不是一件小事。
三
新生儿
结膜炎的病因和表现
新生儿
结膜炎的病因主要分为三类:细菌,病毒以及化学刺激,其中以细菌感染最为严重。
一般来说,在出生后24-48小时期间易出现细菌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为淋球菌。宝贝会出现眼睑和结膜明显红肿,大量黄色脓性分泌物,擦拭后又很快出现。
严重的还会伴有角膜受累,出现角膜水肿,溃疡,甚至穿孔引起眼内炎,最终致盲
除了淋球菌,还有一类最常见的细菌是沙眼衣原体,但它一般在产后5-14天才出现,而且早期的分泌物是水样,到后期才会表现为脓性分泌物。出现以上这两种情况与宝妈产道存在淋球菌或衣原体感染有密切关系,如果宝贝在生产过程中接触这些病菌就易引起感染。
四
如何预防新生儿
结膜炎?
目前最好的预防方法莫过于通过良好的产前护理以及在孕期积极治疗相关病菌感染来降低新生儿
结膜炎的发病率。
在美国,约4%-10%的孕妇存在沙眼衣原体感染,而对于未治疗的孕妇,生产后约30%-40%的新生儿会感染沙眼衣原体
结膜炎,因此提前积极治疗对于该病的预防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对于刚出生的婴儿可以使用硝酸银滴眼液预防因细菌感染引起的新生儿
结膜炎。但后来发现硝酸银滴眼液会因化学刺激继发新生儿
结膜炎,目前就改为红霉素眼膏进行预防。
除此之外,有研究发现母亲的初乳也能够显著降低
结膜炎发生,既便宜又安全,可以将其作为预防新生儿
结膜炎的一种常规方法。
但可惜的是,所有的预防方法都只对淋球菌有效,对沙眼衣原体均无效。这也是为什么目前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新生儿
结膜炎多于淋球菌感染,成为最常见致病菌的原因。
五
如何进行治疗?
无论是淋球菌还是沙眼衣原体感染,都是需要全身系统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而眼睛局部用药是否有效果目前还没有统一定论。
另外,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勤洗手,戴手套避免交叉感染,还需要经常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结膜分泌物。
考虑到新生儿
结膜炎的严重性,最好是通过专业团队进行治疗,这里面包括新生儿科医生,感染科医生,眼科医生,儿科医生,药剂师以及护师等。千万不能在没有专业意见下自行处理或延迟就诊。
新生儿
结膜炎只要早期诊断及治疗,是可以达到良好预后的。但是如果累及到全身则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控和治疗,以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