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防护,远离脑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是指多种原因导致大脑的血液供应不敷需要而引发头晕眼花、记忆力下降,间或耳鸣等一系列脑缺血症状。如果不能早诊早治,可时轻时重,迁延不愈,且渐进性加重,时程愈长愈难根除,甚或成为终生顽疾。它是促发衰老、脑梗塞和老年性痴呆等多种老年性疾病的危险性因素。因此,对这个隐形魔鬼千万不可小视。     (一)、脑供血不足常见那些人?    1,中老年人是脑供血不足的主体人群  脑供血不足是45岁,特别是60岁以上的的常见病、多发病。乃因人脑的血流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儿童时期脑血流量大约为100毫升(100毫升/100克脑组织•分),成人为50毫升(同前),而健康老人只有35毫升(同前)。如果他(她)们患有“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也将伴有血液粘稠度增高、加速脑血管硬化、脑血流阻力增大,脑血流量更加减少;此外,中老年人常有的颈椎病又加重了原有的脑供血不足。      2,青少年的脑供血不足也不少见 超常时间的俯首、直脖(如缝纫工、汽车司机、电脑迎考生等)使颈脖肌肉持久被动紧张僵硬,便成类似老年人颈椎病的影响作用,但因青少年流向大脑血流充足,血管弹性好,多为短暂性容易好转。   (二)、脑供血不足有哪些表现? 1,年龄 多为中老年,平均年龄为45岁,老年比中年更多见。 2,脑症状 头晕眼花,有时发生一过性眩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笔者)、头沉重、胀痛;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间或耳鸣等,严重时行走不稳。 3,眼症状 眼胀痛、懒睁眼、雾视(眼花)等。 4,耳症状 耳鸣、耳“闭气”及或听力减退。 5,手脚不灵 行走缓慢。步子不稳,举止力不从心。 6,“血不养心”睡觉不好 多数入睡难、多梦早醒,也有少数反而贪睡。 7,记忆力明显减退,说事回答问题等反应迟钝。   (三)、脑供血不足大可自问自查和自诊。中年以上对不明原因的头晕眼花、“头沉”、胀痛及耳鸣等,应首先想到本症,特别是“三高”者。对照上述脑供血不足的表现自问自查,一般就可确认,如还有疑问,应及时去医院看医生,以便排除其它疾患,贻误治疗。 1,脑供血不足一般独有明显的脑症状:头晕眼花、头胀痛、沉重、手脚不灵,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详见上文二)。 2, 慢性脑供血不足多有支持脑动脉硬化的证据 (1)自查有无“三高”、请眼科医生查看有无眼底动脉硬化等。 (2)大脑磁共振检查多数可发现大脑深部有多少不等的缺血灶(腔隙性梗塞)  “三高”、眼底动脉硬化和“腔梗”是慢性脑供血不足的重要旁证。具备以上条件足可自诊自定。 (四)、 脑供血不足早防可免发、迟发;早治可逆转 1,鹤发童年心不老不是神话 “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郑集教授,享年110岁(1900~2010),在他108岁时还著书☾鉴证长寿,百岁老人的长寿经☽;我国汉字拼音之父周有光教授享年111岁(1906~2017),在他104岁时尚能著书出版。还有闻名世界的陈晓梅女士生于1925年享年94岁,她的中英文著作40余部,92岁还是精神抖数,充满活力……。 以上活生生的事例说明,只要一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伤害因素——则可能让大脑永保活力,即使已是耄耋之年,仍然记忆清晰,思维敏捷,没有头晕眼花、思维迟钝等 脑供血不足的表现。也要感谢上苍赋予大脑及脑血管富有很强的濳能,从而弥补了对它供血不足的生理效应。 2,防患于未然——早防、早治是关键 早防也函盖了早治 (1)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酒少量。适当活动,避免暴食、晚熬夜早赖床。 (2)作息规律,避免超长时间固定体位的作业,特别是低头屈颈或直脖前视过久时,应间歇地变动姿位 (3)良好的睡眠是使大脑“吐故纳新”的重要时机。大脑是人体耗能最高的器官,它通过丰富的脑血管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应用后也必然吐出海量垃圾。研究证明当大脑进入睡眠状态时,其体积缩小3~6%,此时大脑的专职清理工脑脊液才得以进入脑细胞,将垃圾转运进入血液,猅出体外。如此吐故,净化了环境,迎接次日纳新,重复其统帅人体的高效职能。 (4)保持适当体重和腰围,远离肥胖。①身高体重测量法:; 标准体重(Kg)=身高 -105。 正常人的体重波动范围在10%左右。超过标准体重25&~34为轻度肥胖;②腰围标准:男性腰围不>85cm,女性不>80cm. (5 防治“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6),防治高粘度血症  进入老龄,特别是有“三高”患者,多伴有高粘度血症,加大血液运行阻力。为此建议:早起、睡前各1杯温开水;上下午1杯绿茶。肠溶阿司匹林0.1克,睡前服。 (7)“笑一笑十年少”。保持宽容和善、乐观豁达的积极心态至关重要 。人们在开心欢乐情景下,身体内的免疫系统和诸多器官功能均呈现旺盛活跃状态,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自然增强,同时全身肌肉包括头颈部肌群放松,血管舒张,脑供血必然增多。反之,若是整天抑郁寡欢,焦虞不安,夜不能寝……必将果早出现头晕沉重,眼花耳鸣等脑供血不足的多种症状,亦是高血压和高血糖的誘发因素。                                                            2018-19-21修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