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脑供血不足的预防与治疗

(一) 预 防



着重消除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危险因素。

1、 防治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通称“三高”)

2、防治高粘度血症

进入老龄,特别是有“三高”患者,多伴有高粘度血症,血液运行阻力增高,是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常见因素。可用百奥吲激酶30万单位,3次/日,每3~4周为一疗程。继以肠溶阿司匹林0.1克,1次/晚。

3、防治高尿酸血症

本症首发症状常是足拇趾红肿热痛……实际上它是伤害周身关节,特别是损害肾脏的罪魁祸首,轻则肾结石,重者可致多关节残疾及肾功能不全。因此,如确诊为血尿酸明显增高,应坚持长期口服别嘌醇,0.1克,3次/日,平时多喝水(2升/日以上),以促进血尿酸的排出。尽少吃海鲜,动物内脏和豆制品,以减少血尿酸生成。

4、保持适当体重,远离肥胖

①身高体重测量法:标准体重(Kg) =身高(24为超重;  >28为肥胖。

③腰围标准:男性腰围不>85cm,女性不>80cm 。

5,、烟力戒,酒适量;克服其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暴食、晚熬夜早赖床、活动过少(量力而行的适当活动)等。

6、保持宽容和善、乐观豁达的积极心态至关重要

老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百病不来”,是有科学根据的。因人们在开心欢乐情景下,身体内的免疫系统和诸多器官功能均呈现旺盛活跃状态,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自然增强,同时全身肌肉包括头颈部肌群放松,血管舒张,脑供血必然增多。反之,若是整天抑郁寡欢,焦虞不安,夜不能寝……必然导致头晕沉重,眼花耳鸣等脑供血不足的多种症状,亦是高血压和高血糖的誘发因素。

(二)治 疗



1、高血压 

年过50以后,高血压的特点多为收缩期血压高≥140毫米,舒张压正常或≤90毫米,故称老年性高血压或收缩期高血压,收缩期血压随年龄增加有所增加。一般认为本人的年龄加82的和数即是本人的正常血压(吴氏血压计算法)。例如70岁和84岁老人的正常血压可为82+70=152;82+84=166。据称美国已规定65岁以上和80岁以上老人的收缩(期)血压可为“150”和“160”。

降压药选择:首选钙拮抗剂长效缓释片如氨氯地平或非洛地平缓释片两者均为5毫克,1次/日。观察1周左右,降压不满意可加用另类降压药,如依那普利片,5毫克1次/日或缬沙坦片80毫克,1次/日。

温馨提醒: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应按医生的嘱咐有规律地服药,定期复查,以酌情增减;不可凭 “感觉” 随意服药,时断时续以致血压或高或低而损伤血管。应该注意的是血压过低也可引起脑供血不足。

2、糖尿病

中老年人糖尿病绝大多数是糖尿病Ⅱ型,多数患者偏胖,常表现为胃口好,但总是疲乏无力,其排出的尿液易惹苍蝇。遇此应去医院查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

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如属轻度先行非药物调理,即增加运动量和饮食结构调整:减少主食(米、面)1/4~1/3,而以蔬菜、豆制品、牛奶、鸡蛋、瘦肉等补助营养;必要时与药物治疗并举。药物治疗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一般情况先用口服药,首选二甲双胍250毫克,2~3次/日)。糖尿病患者应牢记:饮食结构调理和运动是本病全程治疗中的两大基本措举。

温馨提醒:

⑴糖代谢和降糖药在体内的变化有很多难以捉摸的变数(如饮食、活动甚至睡眠和心情等均可引起血糖的变动)。因此,糖尿病治疗中应警惕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可致低血糖昏迷。低血糖早期反应常是心慌、头晕、无力、出汗……,遇此情况,最好是立即服用糖水或自备的糖果。

⑵患者应在衣袋备一张卡片,写明姓名、年龄,患糖尿病及服药名称;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以便万一发生低血糖昏迷,目睹者和急救站立即抢救并与其家庭联系。

⑶ 预防各种感染, 糖尿病患者身体抵抗力差,好感冒,皮肤易生疮,皮肤破损难愈合,女性易发生尿路感染等。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要及时治疗。

3、高脂血症

一般可用血脂康2颗,2次/日; 脉平片3颗,3次/日。西药如瑞舒代他汀(可定)1颗(10毫克)睡前服;其他尚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他汀类降脂药降脂快且可靠,但对肝功能有一定影响,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个性化选择应用。

4、选择性扩张脑灌注动脉,改善脑供血  常用尼莫地平30毫克,3次/日或氟桂利嗪5~10毫克(1~2颗)晚服,亦或尼麦角林10毫克,1次/日。

 5、以降低血管阻力和血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增强纤溶活力为主的静脉给药:灯盏细辛、金纳多、川芎嗪、丹参;降纤药如东菱克栓酶(Batroxobin)5单位×6/5日疗法;降纤酶(国产)等均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