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小针刀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摘要】目的:观察小针刀松解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54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采用小针刀松解治疗,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54例患者治愈43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3%。

结论:小针刀松解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确切。

【关键词】小针刀;松解;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观察

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俗称“弹响指”。大部分患者经局部制动和局部封闭治疗,均可收到良好疗效,但其疗程较长且病情控制不稳定。手术切除狭窄的腱鞘虽为一疗效确切的方法,但因其创伤较大,恢复时间长,花费高,患者难以接受。我院自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采用小针刀松解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54例,因其损伤小,临床花费低,治愈率高,得到患者的肯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54例(指),男23例(指),女31例(指);年龄40-70岁,平均53.3岁;病程1月-30月,平均(5.1?2.3)月;患指情况:拇指44例(指),中指8例(指),无名指2例(指);就诊前患者有按摩治疗史29例(指),理疗史8例(指),封闭史14例(指)。

1.2临床诊断 参照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和《疼痛诊断治疗学》[2]相关标准。

1.3病情评分标准入选标准:①有手部劳损病史。多见于妇女及手工劳动者,好发于拇指、中指、无名指。②手指活动不灵活,局限性酸痛,晨起或劳累后症状明显。③掌指关节掌侧压痛,可触及结节,指伸屈活动困难,有弹响或交锁现象。④临床根据症状轻重,可将弹响指分为四度:Ⅰ度:局部有疼痛、压痛和肿块;Ⅱ度:除Ⅰ度所述症状外,出现摩擦感,偶有弹响;Ⅲ度:经常发生弹响,偶有交锁征;Ⅳ度:经常发生交锁征。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或有继发的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损害者。②患有严重的瘢痕体征者。③患有精神病、严重神经症患者。

2.方法

常规消毒患者手掌后,铺无菌巾,医者戴无菌手套,在患指掌侧近端指横纹与掌骨头之间可触及硬结处,在压痛点最明显处定位。使掌心向上平放于治疗台上,手指自然伸开,取5mL注射器用2%盐酸利多卡因1.5mL局麻,采用规格为0.4mm*30mm的一次性无菌针刀(汉章牌),针体与手掌面呈90度,刀口线与肌腱平行。术前嘱患者活动术指再次确定弹响情况,并根据最后的检查(弹响或交锁)情况选用相应的术式:①活动术指无弹响:术者用左手拇、示二指提捏术指之掌指关节,以左手拇指尖在术指掌指关节的掌侧基底部触及肿大之肌腱结节,术指确定后嘱患者在掌指关节过伸状态下屈曲指间关节,术者右手拇、示、中三指夹持针刀,令刀口线与肌腱纤维方向一致,靠近左拇指甲贴近结节的远侧进针刀,探及紧张的狭窄腱鞘,纵行切割3刀,并做顺势的纵向分离、出针。②活动术指有弹响,或伴发交锁:术者用左手拇、示二指提捏术指之掌指关节,以左手拇指尖在术指掌指关节的掌侧基底部触及肿大之肌腱结节,再嘱患者伸屈术指至发生弹响前或交锁后的一刹那,在掌指关节过伸状态下保持姿势,术者右手拇、示、中三指夹持针刀,令刀口线与肌腱纤维方向一致,靠近左拇指甲在贴近结节的远侧进针刀,探及紧张的狭窄腱鞘,纵行切割2刀,退针至腱鞘浅面并侧身针刀向远侧深入3-5mm压持针刀做顺势的纵向分离、出针。③术指在伸位发生交锁持续状态,指间关节伸屈障碍而无弹响:术者首先用左手拇、示二指提捏术指之掌指关节,保持术指之掌指关节处于过伸位,以左手拇指尖摸清硬结的最近缘,右手拇、示、中三指夹持针刀,令刀口线与肌腱纤维方向一致,靠近左拇指甲在贴近结节的近侧进针刀,探及紧张的狭窄腱鞘,纵行切割3刀,退针至腱鞘浅面并侧身针刀向近侧深入3-5mm压持针刀做顺势的纵向分离、出针。嘱患者活动术指再次确定其伸屈与弹响情况,症状消失者完成手术,如有伸屈功能恢复但仍发生弹响者,则按上述②法完成手术。术后加压包扎,无需缝合,术中出血少于3mL。

术后嘱患者自行按压伤口10min,随即开始患指主动屈伸活动。术后第二天来院观察伤口情况,若创口无红肿,去除敷料贴,有利于患者功能锻炼。术者协助患者完成患指的过伸及极度屈曲数次。嘱患者坚持每日患指屈伸练习。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1] 治愈:患指掌侧无肿痛,自主屈伸活动正常,无弹响声及绞锁现象;好转:局部肿痛减轻,患指活动时有轻微疼痛,或有弹指声,但无绞锁现象;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

3.2结果 54例患者,一次治疗后,治愈43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

4.讨论

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多见于女性患者,尤其是家庭妇女和手工操作者。目前普遍认为发病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肌腱和腱鞘的解剖结构,腱鞘和指骨形成了弹性极小的“骨-纤维性隧道”[3],这个“骨-纤维性隧道”像套管一样套在肌腱上,正常肌肉活动时,肌腱可以在套管内自由滑动,而且目前有研究[4]认为病变局部的骨性突起加大了肌腱与骨的摩擦,容易造成局部腱鞘、骨膜充血水肿,形成局部狭窄;二是长期反复的活动,引起肌腱与腱鞘过度摩擦,使腱鞘局部充血、水肿、增厚,从而造成腱鞘局部狭窄,卡压肌腱。

针刀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由于具有微创、恢复快等鲜明特性。但就其自身而言,由于针刀操作属闭合性盲视操作,加之术者经验所限,传统针刀术式存在着松解不易彻底,面临再次手术问题;或者盲目追求松解完全,术中针尖往往深达骨面,甚或穿透肌腱,致临近组织过多受损,病情恢复延缓[5]。通过改良,根据患指掌指关节处于功能性全伸位时缓慢屈曲指间关节,在发生交锁的前、后最佳时机,分别摸清硬结的近、远边缘并标记,能够清晰地显示出狭窄腱鞘的确切部位及宽度,再用针刀在标记的一点进针,深度直至刺穿绷紧的深筋膜,即狭窄的屈指腱鞘层为止;而后退针于皮下,倾斜针体,根据度量的狭窄腱鞘宽度深入至另一标记点下方,借助术者另手拇指的推力,顺势切开狭窄之腱鞘,完成松解,使以最小的损伤达到最佳的疗效。同时,因肌腱属于无或少血管组织,损伤后修复较慢并可能造成新的疤痕而影响术后康复,为此在腱鞘松解过程中控制了行针的深度及在完成狭窄腱鞘松解之后放弃切割肌腱硬结的做法,避免了针刀对肌腱的再损伤,从而使针刀治疗本病更趋简洁、科学、个性化,缩短了病程,促进了康复。此外,由于在狭窄腱鞘的针刀松解任务完成之后及时让患者进行术后早期的康复锻炼,一方面可以防止切开的环状韧带重新愈合,另一方面又可以防止肌腱与腱鞘的粘连,有利于手指功能的恢复;同时有意识地施以病灶局部压痛部位的强刺激按摩,可以起到“去痛致松”和“以松治痛”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90-192.

[2]赵俊,李树人,宋文阁.疼痛诊断治疗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669.

[3]葛宝丰,胥少汀,徐印坎.实用骨科学(第三版)[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9:1587-1589.

[4]汪学松,陈丹,崔正礼,等.骨性突起与狭窄性腱鞘炎相关解剖学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3):3204-3205.

[5]吕小平,张利新,梁永妃.针刀治疗扳机指之术式改良与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11):34.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