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

1. 什么是肠套叠

肠套叠」是一段肠管的一部分及其系膜套入其远端或近端的肠腔内,以呕吐、腹痛、便血及腹部包块为特征的一类疾病。肠套叠是除了便秘以外,婴儿及学龄前儿童急性腹痛的第二类常见的病因。成人发生肠套叠的情况很少,而且大多数是发生在其他腹部手术以后。

小知识:「肠套叠」一词来源于拉丁语「intus」在里面和「suuscipere」容纳。

2. 肠套叠是什么结构?

想象一下为了露出脚踝时把长裤在膝盖处稍稍提起,此处折叠为个 N 字,肠壁折叠形成三个圆柱体,内层和中间的圆柱体为内陷的肠管(肠套叠套入部),外层的圆柱体则容纳内陷的肠管(肠套叠鞘部)。

3. 肠套叠有哪些类型?

主要分为:小肠套入大肠(此类型最常见,治疗相对容易);小肠套入小肠,然后一起套入大肠(此类型治疗困难,往往引起严重的后果);小肠套入小肠(此类型症状不典型,很不容易发现);另外,部分肠套叠是可以自己解套的,所以怀疑时肠套叠时,检查时可能发现没有肠套叠。 

4. 什么情况可以使肠套叠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

肠套叠对患儿造成危害的严重程度与年龄、平时身体状况等有关,但主要与发病至就诊时间密切相关,如果发现及时(48 小时以内),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后果,复位成功后观察 1~2 天即可恢复正常;未能及时发现则可能会引起肠管坏死,严重时导致死亡。

5. 什么小孩容易得肠套叠

急性肠套叠是婴儿期一种特有疾病,1 岁以内多见,占 60%~65%,以 4~10 个月婴儿多见,2 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5 岁罕见。婴儿和儿童的肠套叠发生率约为 1/2000。男孩多于女孩,通常为 2:1 或 3:2,尤其是肥胖的婴幼儿。

6.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肠套叠

肠套叠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可以能与病毒感染(呼吸道和或胃肠道病毒)有关,近期有腹泻或感冒时最容易诱发肠套叠

7. 小孩得了肠套叠有什么表现?

肠套叠两种典型的症状(腹痛、呕吐)及体征(腹部包块、直肠出血)有助于诊断婴儿或儿童肠套叠,但诊断所需的是腹部绞痛史,特别是对于婴儿,不容易获得。其他症状或体征通常有助于确诊。

8. 肠套叠可以由哪些疾病诱发?

肠套叠最常容易被肠系膜淋巴结炎(近期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感染)所诱发、其次是腹泻病、梅克尔憩室、肠息肉、过敏性紫癜等。

9. 如何早期发现肠套叠

典型症状是突发的、剧烈的、间歇性腹部绞痛,可使大腿抬起并持续几分钟。腹痛过后,婴儿通常安静、皮肤苍白、出汗,并可暂时恢复正常活动。此时应该及时行腹部 B 超检查。

10. 肠套叠时为什么会出现腹痛?

肠套叠时肠腔被肠管或系膜堵塞,肠道蠕动时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肠道每次蠕动时都会引起肠管扩张,肠壁的牵拉发射引起腹痛,肠蠕动间歇期腹痛明显缓解,表现为典型的阵发性腹痛。

11. 肠套叠时为什么有血便排出?

正常的肠管的血管是比较平直,拐弯很小的,而发生套叠时,就会发生被套折叠的部分血管被折叠挤压。如此导致套入部局部严重水肿,这又反过来引起静脉压迫、充血及血液瘀滞,进而使肿胀的套入部排出粘液和血液,常形成典型的红色果酱样便。

12. 肠套叠严重时会怎么样?

如果肠套叠不能及时复位,肠管充血加剧、压力增高,最终肠管发生缺血性改变并导致套入部肠管坏死。严重并发症时发生梗阻(肠道堵塞)、肠管坏死、感染性休克、死亡。

13. 怀疑得了肠套叠,应该去医院哪个科室就诊?

一旦发现患儿异常,怀疑时肠套叠时,在有专科医院的地区,首选儿童普外科就诊;如果没有儿童专科医院,则选择综合医院的普外科。

14. 怀疑得了肠套叠应该做哪些检查?

目前超声检查不仅准确率高而且无损伤,为诊断肠套叠的首选检查。还可以有多种检查(对比灌肠、CT、磁共振成像),主要用于临床表现更复杂或超声表现不典型的肠套叠。自动复位的可以检查时无法发现。

15. 已经确诊为肠套叠了,还能让患者进食吗?

当您的小孩确诊为肠套叠后,此时千万不要再喂食(饮水亦不可以),这时患儿会表现反复呕吐,如果强行喂食可能导致误吸、加重患儿呕吐次数。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及时到相关科室就诊,早期行放射学复位;如果患儿呕吐频繁,脱水严重,应该先行输液补充,等待患儿一般情况好转后再行放射学复位,此时可以增加复位成功率。

16. 得了肠套叠怎么治疗?

目前肠套叠的治疗放射学复位(通过肛门向肠道内注入液体或空气,通过一定的压力将套在一起的肠子冲开)仍是首选治疗手段,早期肠套叠复位成功率在 90% 以上,无法复位成功的患儿,采用手术复位,必要时切除肠管。

17. 肠套叠怎么什么情况可以选择放射学复位?

病程不超过 48 小时,小孩一般反应较好,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脱水不是很明显及电解质紊乱,并且肚子胀的不是很厉害以及抚摸肚皮时无肌紧张表现者。

18. 肠套叠怎么哪些情况需要手术治疗?

如果不能用放射学复位,就只能打开肚子通过手法复位即手术治疗。适用于:放射学复位失败;辅助检查提示肠道疾病可疑(特别是较大的儿童);或是有多次肠套叠复发的患儿;小肠套叠;非手术疗法禁忌的病例,需要医生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

19. 肠套叠的灌肠检查是如何做的?

放射学复位(以空气灌肠为例)操作:首先需要拍摄站立位平片以确保患儿此时没有发生肠坏死、穿孔;将特制的带有气囊的管道经肛门插入直肠内,将气囊充气固定于直肠内;在显示器的监视下向肛门内充气,确保充气压力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压力过大导致肠腔破裂;利用从肛门充进去的气体,结合手法将套叠的肠管冲开。

20. 肠套叠放射学复位治疗前需要做什么准备?

患儿行放射学复位前,如果反复呕吐,需要上胃管,胃肠减压后,肌注阿托品减少操作过程中误吸的发生。

21. 肠套叠什么时候容易复发?

患儿复发时间间隔多在 6 个月以内,多集中在首次发作后 1 个月~ 1 年,患儿这段时间提高警惕对于早期发现肠套叠至关重要,患儿有阵发性哭闹即应考虑到该病的可能。

22. 有什么办法能减少肠套叠的复发吗?

患儿肠套叠的复发多在五岁以内,目前尚无十分确切有效的办法阻止其复发。但平时减少呼吸道及胃肠道病毒感染以及在天气骤变时注意保暖十分重要,另外一旦怀疑复发及时就诊是减少危害的关键。

23. 反复得肠套叠怎么办

有过一次肠套叠复发的患儿,病理诱发点(指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继发性肠套叠)发生率为 4%,多次复发的则为 14%,需要尽早并经常行超声检查,可能的话再辅以肠道造影或增强 CT 检查。

24. 肠套叠复发了是不是要手术切除肠管?

患儿复发时症状和体征与初次发生时几乎相同,汲取从上次肠套叠发作中的经验,缩短出现症状到医院就诊的时间间隔对于治疗肠套叠有重要的意义。再次发生肠套叠放射学复位成功率不会降低,仍可首选放射学复位。(作者  武汉市儿童医院普外科闫学强)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