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前,为什么要先造瘘?

肾脏失去功能后,血液中的毒素就无法从肾脏中排出,因此,就需要把血液引出来,到体外的血液透析机里,通过机器把血液里面的毒素、多余的水分扩散出去,然后,把净化完的血液输回体内。这样,血液中的尿素和肌酐水平就会下降,水分也会减少。

很多尿毒症患者会发生高血钾、高血磷、代谢酸中毒等等问题,通过透析得到纠正;尿量很少甚至无尿,也可以通过血液透析,把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从而保证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那么,听说在透析前要做一个瘘,那是什么呢?

我们刚才说过,透析就是要把“脏的”血引出去,干净的血输回去,那么,这就需要有一个管道通路。

除非是肾移植,尿毒症透析需要终身维持。那么,就不能像每次扎针一样,临时扎一针,而是需要有一个长期的通道,作为患者血液流入透析机的长期血液管路。这个管路的建立需要在透析前就做好。

我们把这条管路叫做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一般是在手的前臂做一个小手术---动静脉内瘘。

将一条动脉与一条静脉相连接,这样动脉里面的血液就可以流进静脉。经过一段时间血流的冲击,这条血管会逐渐变厚、扩张;经过大概3个月的时间,就能在体表摸到一个条索状、弹性很好的血管。内瘘成熟后,才可以用于血液透析治疗。

除了动静脉内瘘,还可以做中心静脉导管,或者人工血管,但动静脉内瘘是血管通路中最好的一个。

动静脉内瘘更为持久。而且是在自身血管上改造,透析之后,针眼愈合了,体表还是完整的,不容易发生感染;另外,动静脉内瘘不容易长血栓,对患者生活影响最小,护理起来最方便,长期效果也是最好的。

因此,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的首选“血管通路”!

那我们有时看到一些患者是脖子上插着管子,那是什么透析管路呢?

我们看到有的患者是脖子上插着管做透析,那这是什么管呢?这就是我们刚刚将的另一种血管通路,叫做中心静脉透析导管,也叫中心置管。

需要马上透析的人,来不及等的会选择这种管路。

比如急性肾衰竭患者,一般会选择这种透析方式。

对于长期慢性肾衰竭患者来说,有些人因为一开始拒绝接受透析,没有提前建立血管通路,等到出现了严重的心衰、高血钾等问题时,需要马上透析,也需要临时做中心静脉透析导管。

这种管路的优点就是速度很快,放完马上可以用!

但是缺点也是有的,它没有我们刚说的动静脉内瘘长久,如果长期使用它,很容易发生感染,放置导管的位置很容易长血栓,导管也容易脱落。因此,如果需要长期透析,又会重新建立动静脉内瘘。

只有在动静脉内瘘建立有困难或不成功时,才会选择中心静脉导管作为长期透析的血管通路。

一周要透几次?

一般来说,对于需要长期透析的患者,维持透析的标准方案,是每周透析三次,每次四个小时。

患者的透析是间断的,每周一、三、五或者二、四、六,来做透析;两次透析需要间隔一天,周末可能需要间隔两天。病情比较重,情况不太稳定的患者,增加透析的次数,每周做4~5次。刚开始透析的患者,如果尿量比较多,一天有1000~2000ml的尿量,同时血压控制得很好,没有心衰的情况下,可能可以每周透析两次。

很多患者对透析怀有恐惧心理,希望这篇文章能解答大家的一些疑惑,正确认识透析。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