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诊断思路

这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相信医学初始之时,无数先贤大能们也是在一片漆黑中摸索、开拓出了医学的光辉篇章。时至今日,医学也远远未达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地步。而随着医学的发展,新的疾病和诊断就如过江之鲫般层出不穷,让我们目不暇接、疲于应付。

退一步来说,因为疾病和人群的多样性,同一种疾病可以有不同的病因、表现,即便是日益增多、完善的指南,也无法提供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反过来说,由于疾病的特殊性,越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就越不适用于每个独立的疾病。

因此,作为疾病种类、表现都千变万化的神经科,医师们遇到的难题可想而知。我们不断地从前人的书籍、经历的病例中总结点滴经验,希望以此来应对每个不确定的病人。

即便我们熟读书籍,通阅文献,勤研指南,寄希望依靠这些知识和阅历,看破天下病例。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豪情,每每在接踵而来的疑惑和失落中被否定而埋葬,甚至滋生「学习无用」的伤感。正如歌词所写:明明我已昨夜无间踏尽面前路,梦想中的彼岸为何还未到。

但是请不要忘记,事物的发展总是呈螺旋式前进的。即便我们不能,实际上也没有几个人能在短短数年中达到「倚天不出,谁与争锋」的境界,但是我们可以在日积月累,甚至是在经年的时间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哪怕进步再微小。

也许几年前你是一个脑疝都不知为何物的小大夫,数年之后你已经能从容应对、甚至预先判断各种脑疝。一个对脑卒中只停留在依靠头颅CT来辨别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的小医生,经过几年的历练已经可以熟练掌握颅内动脉供血及静脉引流,谈笑中决断各种导致血管—血流—栓子异常的病因。

也许我们今天只了解日本血吸虫卵对肝脾的影响,不久就能延伸出曼氏血吸虫倾向于累及脊髓圆锥、马尾。昨日我们还沉浸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的诊断标准中,明天我们就愕然于PRES「非后部、非白质、非脑病、非可逆」的变异中。

俗话说,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见其增。我们在不停的失落与彷徨中磨砺自己,在失败与郁闷中总结成败。这个过程总是痛苦不堪,却让人成长。医学中的厚积总有薄发之日,只要自己在这一路上不去放弃。

快到终点才能知道,又再回到起点,从头上路。医学无间路,彷徨与升华并存。谨以此文写给彷徨中的自己,以及同样身处此境的神经科医师们。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