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的病因及症状

[病因] 

小儿肺炎是宝宝的常见疾病。是由于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新生儿期的羊水吸入或过敏引起的肺部急、慢性炎症。多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也可继发于麻疹、百日咳等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而以冬春季节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尤高。

 

[分类]

 

按照病程也可分为以下三类:

急性肺炎,病程<1月;

迁延性肺炎,病程1~3月;

慢性肺炎,病程>3月。

 

[症状]

 

起病可急可缓,有发热、咳嗽、喘憋、呼吸急促、发绀、烦躁不安、呕吐和腹泻等。这是支气管肺炎临床表现的普遍规律,由于其发病原因不同,患儿体质状况差异,临床上有些特殊类型还需注意。

 

新生儿宝宝发生支气管肺炎:症状常不典型,多数不发热,即使发烧也不高,所以新生儿宝宝虽不发烧,但如哭声无力,面色苍白,嗜睡,厌食,咳嗽无力,口吐泡沫,就要考虑为肺炎。病情加重时有呼吸浅表,见点头状呼吸,口唇指甲青紫。

 

婴幼儿期宝宝肺炎:一般为支气管肺炎。表现为:起病急,发热(体温30℃~39℃),咳嗽,气急,烦躁不安,面色苍白,食欲减退,有时可有呕吐、腹泻等。早期体征可不明显,可表现为拒奶、吐沫,而无咳嗽。

 

婴幼儿宝宝肺炎中以腺病毒肺炎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较多见。

 

腺病毒肺炎,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宝宝,起病急,持续高烧可达2周之久,早期除见咳嗽频频,咽炎、结膜炎等表现外,又有鼻翼扇动,呼吸困难,发绀,脸色苍白,精神萎靡,嗜睡明显。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多见于新生儿期宝宝和婴幼儿期宝宝,中毒症状比一般肺炎严重,持续高烧不退,特别容易在肺内产生小脓肿,痰呈脓性,或脓血性,极黏稠,不易咯出,易发生脓胸及脓气胸等。

 

支原体肺炎:起病急或缓,体温可高可低,咳嗽渐重,呈刺激性频咳,咯出黏液,乏力,头痛或胸痛。

 

[检查诊断]

 

发病以冬春季多见。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具有典型症状。

 

血常规、鼻咽拭子培养、血培养、胸部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可助诊断。

 

以上是诊断的普遍方法,但因发病原因和肺炎类型不同,检查诊断时还有较大区别:

 

支气管肺炎:除具有本病症状特征外,一般由细菌感染引起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病毒感染引起者降低或正常。肺部X线摄片或透视见肺纹理增粗,有点状、斑片状阴影,或大片融合病灶。

 

重症宝宝呼吸频率增快超过40次/分;可出现点头呼吸、三凹征,肢端、指甲青紫。两肺可闻及中、细湿啰音。若有病灶融合扩大,可闻及管状呼吸音,叩诊可呈浊音。在合并心衰时,脸色苍白或紫绀,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加重,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有浮肿、心音低钝、心率突然增快,超过160~180次/分(除外体温因素)或出现奔马律及肝脏短时间内迅速增大。

 

腺病毒肺炎:除典型症状外,X线检查往往可发现大片状阴影,肺部听诊常以一侧为重,并需在发病后3~8天才能听到中、小水泡音。白细胞常在正常以下。病情一般在发病的第2周达到高峰,体温在数天内可迅速下降,但肺部病变消失时间则较长,整个疗程需3~4周才可告愈。此型肺炎容易发生心功能不全和中毒性肺病。

 

支原体肺炎:除典型症状外,X线检查时常在肺门附近有毛玻璃样片状阴影,自肺门蔓延至肺野或呈斑点状阴影。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冷凝集反应(>1∶32)呈阳性,双份血清第二次滴度较第一次增高4倍以上更有助于临床诊断。

 

[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紫绀者鼻管或面罩给氧。定时更换体位以利排痰。

 

病毒感染时,可采用病毒唑口服或静滴,也可用无环鸟苷分2~3次静滴。细菌感染时可首选青霉素分2次肌注,至热退3天。若效果不佳或过敏者,可用林可霉素分2次静滴。轻者可口服抗生素如羟化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具体用药应由医生确定。

 

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红霉素,分3~4次口服,或静滴。如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时,应立即气管插管吸净气管内奶汁等异物。注意保暖,供应足够的营养和液体,必要时输新鲜血浆,重症肺炎有酸中毒时应及时纠正。有脓胸时需反复穿刺抽吸脓液,同时胸腔内应用抗生素,或酌情闭式引流。

 

本病为急性病,迅速控制,多能很快治愈,如拖延耽搁,往往致病情恶化,同时还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不可自己处置。

 

如使用中药需咨询医生选用小青龙冲剂、儿童清肺口服液、儿童清肺丸、小儿保元丹,或用银翘解毒片、小儿化痰丸、琥珀保婴丹、小儿金丹片等。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