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与疼痛的关系

一般来说,情绪能够改变人们对疼痛的反应。愉快、积极的情绪能减轻人们对疼痛的感受。而悲伤、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会诱发疼痛,并使疼痛加剧。

在生活中,为了不让“坏情绪”给身心健康带来影响,我们能做些什么?

●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役结合。将生活与工作分开,给自己一段舒适、宽松的时间。

●别过分专注疼痛部位,这样会让疼痛更剧烈,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到与疼痛无关的活动上。

●尝试呼吸松弛疗法:稳定、缓解地深吸气,双手跟随吸气节奏握拳,屏息一段时间;然后再缓慢呼气,双手同时伸开。重复20次以上,使全身肌肉放松。

●在优雅的室内环境中,找一个舒服的位置躺着,想象让自己感到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

●如果压力过大难以承受,也可定期找心理医生倾诉烦恼。

 

哪些情况应主动寻求心理援助

●暗示性疼痛有些人很容易受心理暗示的影响,如果出现疼痛症状,而且去医院经过仔细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可以考虑心理治疗。

●焦虑症状疼痛常由心理压力所致,如果不能很好地排解,会出现紧张、失眠等症状,也可表现为慢性疼痛,如头痛、牙痛或腰背痛。程度随精神压力的消长而变化。

●抑郁症性疼痛患者往往抑郁感觉较轻,有时仅仅是高兴不起来或者缺少愉快的感觉。早期以头痛最常见。

●疑病症性疼痛患者有敏感、多疑、焦虑等表现,由于疼痛的性质、程度、部位一般不稳定,所以无法清晰描述病情。

●老年慢性疼痛老年人的慢性疼痛常伴随消极情绪,心理支持能帮助老年人正确看待现实情况、从而降低疼痛的敏感性。

 

 

相关医生 更多